未成年犯罪父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未成年犯罪父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未成年犯罪时,父母可能承担以下责任:
(一)民事赔偿责任
1. 如果未成年人犯罪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父母作为法定,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例如未成年人实施行为,造成失主财产损失,父母有义务对失主进行赔偿。
2. 在民事诉讼中,受害者可以将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列为共同被告,要求父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财产损失等直接损失,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间接损失。
(二)管教责任
1. 父母有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管教的责任。如果父母没有尽到合理的管教义务,可能会被认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存在一定过错。例如,父母长期对孩子放任不管,任由孩子与不良人员交往,导致孩子犯罪,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影响到民事赔偿责任的分担,甚至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批评教育或者训诫。
2. 在未成年人犯罪后,父母需要配合司法机关对孩子进行教育改造,如参加家庭帮教等活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重新回归社会。
二、组织未成年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立案标准
组织未成年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一)组织行为
实施了组织行为是重要条件。这里的组织是指通过招募、雇佣、强迫、引诱等手段,使多名未成年人形成一定的组织架构或者活动安排,有组织性地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
(二)未成年人的界定
所涉及的对象为未成年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
这些未成年人在组织者的安排下从事的活动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范畴,例如结伙斗殴、、盗窃、诈骗等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对组织未成年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进行立案侦查,追究组织者的刑事责任。
三、未成年一部手机怎么判刑
未成年人抢劫一部手机的判刑情况较为复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刑事责任年龄
1. 如果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在量刑时,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会根据抢劫行为的具体情节,如是否有暴力伤害被害人、抢劫地点(例如在学校周边等特殊场所)等。
2. 若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抢劫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能会被政府收容教养。
(二)抢劫情节的影响
1. 抢劫手段温和,未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且抢劫后有悔过表现,如主动归还手机等,在量刑时会作为从轻情节考虑。
2. 若抢劫过程中使用凶器、对被害人造成严重身体伤害或者有多次抢劫等严重情节的,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依然会受到较重的处罚,不过相对成年人犯罪还是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未成年人抢劫手机的判刑要依据具体的年龄、抢劫情节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犯罪父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