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假货犯罪吗怎么判
一、介绍假货犯罪吗怎么判
关于代理人代理假货时是否应当面临刑事指控的问题,答案取决于多种具体因素。
若经判定该行为并不触犯《刑法》规定,则将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惩戒;
然而,若该行为已构成犯罪事实,那么首要负责人将会面临刑事责任追责。
在法律层面上,销售假冒商品被视为非法行为,严重者将需对所造成的重大损失负责并接受相应的刑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交易假货定罪怎么判
关于售出假货的刑事责任判定标准如下:一般来说,若销售额在5万至20万元之间,那么可视作涉嫌犯有销售伪劣商品罪,将被判处2年以下的或者拘留及罚款;而如果销售额在20万至50万元范围之中,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会被判定为2到7年的有期徒刑以及同时进行的处罚;如果销售额处于50万至200万元这个区间内,则有可能面临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后,当总销售额超过200万元时,将可能由宣判被告人15年的有期徒刑甚至于,并附带罚款或是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惩罚。
三、假货找不到人怎么办
当消费者遇到假货问题时,应第一时间妥善保存所购买的商品,并积极拨打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进行投诉处理,亦或是选择与经销商保持良好沟通。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涉及到的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有权向商家提出索赔要求,赔付额度将按照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或服务所支付款项的三倍予以补偿。
在网购环境中,若不幸发现购买的产品为假货,您需要首先确保自身已经做好了证据收集工作,随后与卖家协商赔偿事宜。
倘若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无法准确提供销售方或者提供服务一方的真实身份信息、地址以及有效联系方式,那么作为消费者,您同样有权向网络平台提供商提出赔偿请求。
以上是关于介绍假货犯罪吗怎么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