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销售伪劣产品需要几种证据定罪

合飞律师3个月前 (04-15)普法百科4

一、销售伪劣产品需要几种证据定罪

销售伪劣产品定罪所需证据种类多样。

一是物证,如伪劣产品本身,包括产品实物、包装等,这些能直观展现产品的伪劣特征,是认定犯罪的关键证据之一。

二是书证,像销售合同、发票、账目等,可证明伪劣产品的销售渠道、数量、价格等情况,明确销售行为的具体细节与规模。

三是证人证言,来自知晓销售情况的证人,如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等,他们的陈述能从不同角度还原销售伪劣产品的事实,补充其他证据未涵盖的信息。

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其本人对销售行为的承认或辩解,虽可能存在虚假成分,但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后,有助于全面认定案件事实。

五是鉴定意见,专业机构对产品是否伪劣、伪劣程度的鉴定报告,为认定犯罪提供科学依据,确定产品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六是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如监控视频、交易记录等,能真实记录销售过程和相关情况,增强证据的证明力。多种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才能准确认定销售伪劣产品犯罪。

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何量刑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量刑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

此外,若所售产品还同时触犯其他,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实践中,具体量刑会结合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销售情节、是否有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综合判定。

三、立案标准及量刑

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如下:

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按未遂处理。

3.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

量刑方面: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规定。实践中需综合全案证据及具体情节准确认定和量刑。

以上是关于销售伪劣产品需要几种证据定罪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673507.html

销售伪劣产品需要几种证据定罪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