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偷盗不犯罪吗
一、未成年人偷盗不犯罪吗
未成年人偷盗是否犯罪需视具体年龄情况而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的,不构成犯罪,不予刑事处罚,但应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该年龄段实施盗窃行为的,正常情况下不构成犯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盗窃不在此列,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可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构成,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偷盗证据怎么找
要寻找偷盗证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查看现场,留意是否有遗留的作案工具、嫌疑人的指纹、脚印、毛发等生物样本,或者是否存在被破坏的门窗、翻动的物品等痕迹,这些都可能成为重要证据。其次,查看监控录像,包括案发地点及周边的监控,从中查找嫌疑人的身影、作案过程以及进出时间等线索。再者,检查财物的相关情况,如财物上是否有嫌疑人的标记,是否能通过财物的来源、去向追踪到与嫌疑人有关的信息。另外,询问现场的目击,了解他们所看到的情况,包括嫌疑人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等。还可以排查嫌疑人的通讯记录、社交账号等,看是否有与偷盗行为相关的信息。最后,关注嫌疑人的行踪轨迹,比如是否在案发前后有异常的活动地点或行为表现。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合法性和有效性,确保证据能在法律程序中发挥作用,为认定偷盗事实提供有力支持。
三、偷盗证据违法吗
私自偷盗证据是违法的。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通过偷盗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证据在诉讼等法律程序中至关重要,其合法性是证据具备证明力的前提条件之一。若一方通过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方式去获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破坏了证据收集的正常程序和法律秩序,会损害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比如,在民事案件中,如果一方偷偷潜入对方住所窃取相关文件作为证据,该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和住宅安宁权,所获证据将被排除。在刑事案件中,侦查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任何违法收集证据的行为都可能导致整个案件的处理出现偏差,甚至可能使逃脱法律制裁或无辜者受到不公正对待。总之,通过偷盗获取证据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人偷盗不犯罪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