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离婚法律中出轨如何判定?疑问标题
在离婚诉讼中,一方提出“出轨”的指控,如何能够被法庭认可和判定?这是一个涉及法律认定和证据收集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所谓的“出轨”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通常指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行为,在离婚诉讼中,如何判定“出轨”呢?
问题解答
在离婚案件中,是否构成“出轨”需要通过具体证据来支持,而不仅仅是当事人的单方面陈述,依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判定“出轨”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与婚外异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长时间的持续性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性行为、言语交流、共同生活等。
2、存在非法同居事实:虽然没有正式的婚姻登记,但双方共同生活,并且有明显的亲密关系。
3、有明确的不正当行为记录:频繁出入对方家庭,经常性地向对方展示情感或行为,暗示双方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还需注意的是,证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有“出轨”的行为,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否则很难被法庭采纳。
建议参考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当事人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其主张得到充分支持,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保留所有可能的相关证据,如通信记录、照片、视频等,这些都能在法庭上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请求赔偿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并处理。”
离婚诉讼中的“出轨”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认定、证据收集等多个方面,无论是哪一方提出指控,都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主张,在此过程中,获取专业律师的帮助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妥善保管与事件相关的所有证据材料,对后续的法律程序也有积极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