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退赃款量刑多少年
一、洗钱退赃款量刑多少年
关于洗钱会怎么判罚这个问题,这里给大家列出几个常见情况:首先,如果这事儿是某个人自己做的,那么就要没收你所有的违法收入和你通过这些非法途径赚来的额外收入,然后再给你定个,可能是五年以下的或者,同时还要罚款,罚款金额就是你洗钱的数额乘以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
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那就得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里待着了,罚款也不会少,还是你洗钱的数额乘以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
如果是某个或者团体干的这种事,那就得对整个公司进行罚款,然后再把他们的领导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抓起来,可能是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的话,那就得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里待着了。
最后,其实就是指那些明明知道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却还故意去掩盖、隐瞒它们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九十一条
明知是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4)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5)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6)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7)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二、被骗参与洗钱案怎么判的
关于诈骗犯罪的量刑标准,相关规定如下:首先,若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致使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遭受了较大数额的损失,则将被认定为,通常情况下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同时还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其次,若犯罪数额巨大且情节严重,那么将会被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最后,若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恶劣,那么最高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甚至,并且还需缴纳罚金或者被没收个人全部或部分财产。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掩盖真实情况的手段,非法获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只要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导致受害者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无论受害者在做出决策时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误,都不会影响欺诈行为的成立。
在欺诈行为和受害者处分财产之间,必须存在受害者基于错误认知的因素;倘若受害者并非因为受到欺诈行为的误导而做出财产处分的决定,那么该行为便不能被认定为诈骗罪。
三、洗钱案件量刑标准是多少
洗钱到底会怎么样被判刑?下面就来详细给大家说说:
1.对于个人来说,只要涉及到洗钱行为,警方就要把你名下因为洗钱得来的那部分财产以及对应的收益都收走,然后再让你坐牢,至于你要在哪种情况下坐多久,那就要看你洗钱的数额有多大。
一般来说,最少也要关个五年左右,如果情节稍微有点儿恶劣的话,可能就要坐上十年了。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还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罚金,这个比例大概在5%到20%之间;
2.如果是公司或者企业涉及到洗钱问题,那么警方不仅会罚他们一笔钱,还要让他们的负责人和其他相关人员坐牢。
一般来说,这些人需要坐牢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大概在五年以下,但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可能就要坐上五年以上甚至十年了;
3.洗钱罪其实就是指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的钱是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比如贩卖毒品、参与黑社会组织、搞恐怖活动、走私、贪污、破坏金融秩序等等,但是为了掩盖这笔钱的真实来源和性质,还是选择去洗钱的人。
以上是关于洗钱退赃款量刑多少年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