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会构成帮信罪(最新帮信罪判刑案例)
构成帮信罪后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还会对行为人处一定数额的罚金,若是出现单位犯帮信罪的情况,需要对单位判处罚金,还要对单位的主管人员按照个人犯罪进行处罚,也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帮信罪将受到怎样的法律惩罚
构成帮信罪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时,惩戒措施也不可避免。比如信用惩戒。相关的违法违规记录会被有关部门记录到个人征信中,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贷款和信用卡的申请。比如限制银行和支付业务。5年内不能新开银行和支付账户,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等。除此之外,构成帮信罪的,还可能面临职业禁止、禁止令,从而被禁止从事某些职业。
涉嫌帮信罪并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被帮助对象实施犯罪的具体内容,也不要求行为人和被帮助对象相互存在串通联络。只要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被帮助对象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结合基本事实和认知等,就可以认为当事人应该知道其行为是犯罪。比如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帮信罪的相关行为,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等。所以,所谓的“事先不知情”,并不能成为免于处罚的理由。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1、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上发生的犯罪形式多种多样。同一类型的犯罪,同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具体的犯罪方式、方法也有多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还会变换新手法,出现新的犯罪形式。刑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方法罗列出来。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在明确列举放火等四种常见的危险方法的同时,对其他不常见的危险方法作一概括性的规定,有利于运用刑法武器同各种形式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保卫社会公共安全。
刑事诉讼法聋哑人犯罪减轻处罚吗
这要视情况而定,又聋又哑的人,又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丧失视觉能力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出现残疾,但其精神或智力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根据他们的经济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的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完全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