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一般判几年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4-02)普法百科2

一、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一般判几年

1、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一般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会计监督时,将应当提供出来接受检查的会计财务报告隐藏起来拒不提供,或者对应当提供社会监督会计财务报告隐藏起来拒不提供,都构成隐匿。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一般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50955.html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一般判几年的相关文章

一般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是怎么刑的

一般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是怎么刑的 1、构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应当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则对其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本个人犯相应的刑罚。 3、法律依据:《》 第百六十二条之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

一般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是怎么刑的?

一般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是怎么刑的 1、构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应当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则对其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本个人犯相应的刑罚。 3、法律依据:《》 第百六十二条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

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1、照刑法规定,所有的企业对于会计的凭证和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都是有保存义的。如果有企业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秘,那么就触犯了秘,财务会计报告罪会判处五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现行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现行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现行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犯此的,情节严重的,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此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3、...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怎么定处罚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怎么定处罚 1、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定处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百六十二条之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

新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新刑法对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新《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刑标准是:处5以下有期徒刑,但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才追究刑事责任的,另外还要处2万至20万罚金,对于单位犯的,可以对单位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2、法律依据: 《刑法》第百六十二条 之隐匿、故...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如何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如何刑 1、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判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的规定处徒刑或者拘役。反垄断,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判刑规定

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判刑规定 1、中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刑规定是:行为人犯此,情节严重的,处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此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的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