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刑事案家属可以参加庭审吗,刑事案件家属可以不管吗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4-01)普法百科2

刑事案件家人可以上诉,实际上对于刑事诉讼一审的判决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之下,那么是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或者是由当事人的代理人来进行上诉的。如果当事人的亲属是代理人的情况之下,那么也是可以上诉的。

刑事案件家人可以上诉吗?

刑事案件家人可以上诉,对刑事诉讼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由当事人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或者由当事人的代理人上诉,如果当事人亲属是其代理人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被害人是刑事案件当事人吗

是。

《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规定:

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举证责任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就是公诉方和辩护方在审判中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之案件事实的责任。举证责任的概念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就事实主张提供证据的责任,又称为举证的行为责任;

第二,用充分证据说明其事实主张的责任,又称为举证的说服责任;

第三,当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而且案件事实未能查清时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又称为举证的结果责任。理解举证责任的概念,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是两个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在两者关系的问题上,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可以互相替用;有人认为,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举证责任的主体是当事人,证明责任的主体是执法和司法人员;还有人认为,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是相容概念,前者包括后者。上述三种观点各有侧重,其实都有一定道理。从字面上看,举证的含义是举出证据或者提供证据;证明的含义是用证据来表明或者说明。因此,严格地说来,举证责任只是举出证据的责任,证明责任则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两者的侧重显然有所不同。不过,如果进一步分析其实质内涵,人们就会发现两者其实相去并不远,因为举证的目的也是要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而证明也就包含了举出证据的意思。离开证明案件事实的目的,举证便成了毫无意义的行为;没有人举出证据,证明也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证明离不开举证;举证也离不开证明。证明必须以举出证据为基础;而举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证明案件事实。虽然举证和证明这两个概念的字面含义确有不同,但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举证责任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赋予它“证明”的含义。人们讲的举证责任实际上就包有证明责任的含义,即不仅指举出证据的行为责任,而且包括说服责任和结果责任。既然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习惯中已经把它们当作同义词来使用,现在似乎没有强行改变的必要。至于这两个概念中究竟哪个更好,由于人们在司法实践中已经习惯于举证责任的说法,所以笔者赞成使用举证责任的概念。

(二)举证责任与事实主张

举证责任与事实主张是密切关联的。就诉讼而言,没有事实主张,就没有举证责任,而且举证的内容就是由事实主张所决定的。正因为两者关系密切,所以有人认为,举证责任在行为责任、说服责任和结果责任之外,还应当包括主张责任,即提出事实主张的责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诚然,举证责任是以事实主张为基础的,承担举证责任的人都要提出一定的事实主张,否则,举证责任就成了无本之木。但是,提出事实主张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前提,不是举证责任的内容。这两个问题不应混为一谈。

在刑事审判中,公诉方提出事实主张的范围应当包括被告人犯了什么罪,犯的是一罪还是数罪,以及有无应当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等。对于举证责任来说,这有两层含义:其一,由于事实主张是确定举证责任的基础,所以公诉方对上述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其二,由于被告人无罪不属于公诉方的事实主张范围,所以公诉方不承担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举证责任。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即公诉方的事实主张应否包括“求刑权”。所谓“求刑权”,就是 公诉人在起诉中向法官提出具体量刑建议的权利。笔者认为,公诉人在起诉中可以根据案件和被告人的具体情况向法官提出量刑建议。特别是在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以及被告人自首、自愿坦白等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案件中,公诉人有权提出量刑建议,有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行使公诉权。然而,量刑建议不属于事实主张的范围,当然也不属于举证责任的范围。

(三)举证责任与证据展示

举证责任与证据展示也是两个相关概念。所谓证据展示,就是在审判开始之前,诉讼双方按照一定规则和 程序把己方证据告知对方,以便对方在开庭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证据展示的范围一般都是与举证责任的范围相 一致的。具体来说,公诉方应该将其证明被告人有罪以及罪重或罪轻的证据向辩护方展示;辩护方应该将支持 其承担举证责任的具体事实主张(参见下文中的举证责任转移和倒置)的证据向公诉方展示。但是,公诉方应 否向辩护方展示其发现、收集或掌握的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则是一个很值得研讨的问题。有人认为, 公诉方只须向辩护方展示其将在审判中使用的证据,无罪证据是公诉方不会使用的证据,因此无须展示。有人 认为,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防止错判无辜,公诉方必须向辩护方展示其全部证据,包括其不打算在审判中使用的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笔者无意在此对证据展示的问题做详细的论述,只想谈一谈 与举证责任有关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就证据展示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法律规定侦查机关有义务收集被告人有罪和无罪的证据。根据法律规定的精神,公诉方即使不必主动向辩护方展示其不准备在审判中使用的证据,也不应向辩护方隐瞒其发现、收集或掌握的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这可以视为一种消极的“证据展示”义务。换言之 ,如果辩护方要求公诉方“展示”其掌握的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公诉方就应当“展示”。但是,接下 来的问题是公诉方应当如何“展示”,以及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展示”。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让公诉人倍感尴尬的作法。有的辩护律师在庭审调查过程中要求公诉人当庭宣读 一份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人证言。这份证言在公诉方掌握的案卷之中,但是公诉人认为该证言不可信,没 有提交法庭。辩护律师的这种要求往往能够得到法官的支持,但确使公诉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公诉人不同 意宣读,那就有隐瞒无罪证据之嫌;如果公诉人同意宣读,那其行为就有些滑稽,因为他的“诉讼主张”是被 告人有罪,而他却当庭宣读被告人无罪的证言。诚然,如果我国普遍实现了证人出庭作证,公诉人就可以免除 这种尴尬,但司法实践的现状使我们还无法奢言证人出庭。于是,公诉人在这种情况下应否宣读,就成了我们必须解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上述“证据展示”的义务和举证责任并不能等同。公诉方对其掌握的无罪证据有“展示”义务,并不等于说就有举证责任。既然公诉方决定提起公诉,那就说明公诉方认为被告人有罪,认为那些无罪证据不可靠或不足信。既然公诉方的事实主张不包括被告人无罪,那么公诉人就不应承担被告人无罪的举证责任。

如果辩护方认为有必要在法庭上出示某个无罪证据,不管这个证据是在辩方的掌握之中还是在控方的掌握之中 ,这都属于辩护方的举证,而不属于公诉方的举证。由此可见,辩护律师或法官在审判中要求公诉人宣读无罪 证言的作法不符合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如果一定要有人代替证人在法庭上宣读该证言,那也应该让辩护律师 宣读。

如遇到问题类似还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先在线咨询律师可谓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5983.html

刑事案家属可以参加庭审吗,刑事案件家属可以不管吗的相关文章

家属怎么知道刑事案件到哪个阶段了,刑事案件家属如何得知案件进展

家属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知道刑事案件到哪个阶段了。实际上根据我们国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采取了刑事拘留的措施,那么对公安机关来说,应该在拘留的24小时之内通知他的家属,所以家属是知道案件的发展的情况的。 家属怎么知道刑事案件到哪个阶段了? 家属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知道刑事案件到哪个阶段了...

被批捕后家属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批捕之后家属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已经批捕了人能见,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能。的问题带来帮助。 已经批捕了人能见 已经批捕了能见,犯罪嫌疑人被...

离婚诉讼双方家属可以参加吗

离婚诉讼双方家属可以参加吗 可以的,可以旁听,也可以坐旁边。但是如果这位亲人要做为的话就旁听。 一般多久可以判离 一般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坚决同意离婚的,如果没有虐待、遗弃、严重的、一方和他人或的,一般是会判决离婚的。 所一方同意离婚的,一般要经过两次诉讼,即第一次离婚诉...

刑事案件家中开一定缓么(刑事案件一般多久开)

刑事案件中缓需要开,人民法院开庭审刑事案件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跟缓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人民法院还没有结之前,确定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更确定是否会被宣告缓刑事案件中缓需要开庭吗? 需要开庭审理,法院没有理之前存在缓之说。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

嫌疑人亲属可以取保候审吗知乎,近亲属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可以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的。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案件未作出判决之前可以向办机关申请取保候,申请取保候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 嫌疑人亲属可以取保候审吗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的亲可以为嫌疑人申请取保候的,亲申请取保候的,要...

什么样的案件属于重大刑事案件,一般刑事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

重大刑事案件会对我国的经济秩序治安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也对于重大刑事案件的处罚理决定有详细成熟的规定,犯罪性质越恶劣的,当人受到处罚也就越严厉。 哪些案件属于重大刑事案件? 重大刑事案件包括杀人致死或重伤的;爆炸、放火、决水、投毒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强奸妇女已...

刑家属可以去探监(法院宣判下来家属可以探监)

法院批捕了家属不可以探监,因为在判决之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条当中明确的规定,辩护律师是可以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通信的,在经过人民法院判决之后,家属可以探监。 法院批捕了家属可以探监? 判决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三十七条: 辩护...

疫情期间家属可以探望犯人现在(疫情期间家属可以探望犯人请问)

疫情期间家属当然可以探视服人员,但需要遵守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在造成感染的情况下,根据行政决定行使探视权。具体情况可以向看守所咨询并征得同意后探视。 一、疫情期间家属可以探望犯人? 允许探视,但如因疫情禁止探视,提前咨询看守所或监狱了解情况。我国《监狱法》条例第四十八条:罪犯在监狱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