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
一、犯罪中止和有什么区别
(一)犯罪正进行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经实施符合特定犯罪要件的行为就称为“实行犯罪”;开始实施犯罪要件的行为才叫做“着手”。
犯罪行为在分则中有明确规定,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需依此标准。
(二)未达成目标尽管刑法学界对此有多种理解,如犯罪目的达成论、犯罪结果存在论和犯罪要件齐全论等,但个人倾向于犯罪要件齐全论更接近真理。
这一理论可对应犯罪既遂的定义,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犯罪,包括结果犯、危险犯和目的犯等。
根据该理论,犯罪未达成目标是指犯罪行为未能完全满足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要件。
(三)因非自身因素未达目标所谓非自身因素,即违背犯罪者意愿,导致其无法完成犯罪的外部原因。
这些原因可能包括:
1.行为人自身外的实际困难,如受害人反抗、第三方干预等。
2.行为人自身能力不足,如体弱多病、经验匮乏等。
3.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误解,如误以为危害结果已发生便离场,实则危害结果尚未发生等。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在中国刑法体系下,若刑事犯罪中止未产生实质性危害,可豁免刑事惩罚。
所谓犯罪中止,即在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当事人主动停止或有效阻止犯罪后果的发生。
其中止罪犯若未对社会造成损害,应获得法外开恩,予以无罪释放。
反之,不论已形成何种程度的伤害,均应予以宽大处理,从轻量刑。
根据现行法规,犯罪中止是否需追究刑事责任,全依犯罪情节而定:无任何损害者,可逃脱处罚;有实质性损失者,相应减轻处罚。
由此可见,无论哪种犯罪形态,刑责大小皆有差异,预备犯罪、犯罪中止乃至未遂犯罪各有所属。
以上是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