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什么不同

合飞律师3个月前 (03-31)普法百科4

一、与犯罪中止有什么不同

1. 发生时间有别。

犯罪未遂产生于已着手犯罪后,不涉及犯罪预备阶段;犯罪中止须在实施犯罪预备或着手后,主动终止犯罪过程。

2. 未完成犯罪背后原因各异。

犯罪未遂系因行为人无法避免的情况所致,实际结果与其本意背道而驰;犯罪中止则是行为人自主决定停止正在进行中的犯罪活动,表示能行却选择不可为之事。

此乃两者最显著分别。

3. 行为结果相异。

犯罪未遂表现为未实现全部构成要件,并不代表无损,可能仍产生不良影响。

犯罪中止应停止所有犯罪行为,且必须尽全力阻止已实施犯罪行为的法定后果发生。

4. 刑事责任有所区分。

未遂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中止犯若未造成损失,可免予处罚,否则应减轻处罚。

中止犯的处罚较未遂犯轻,旨在激励犯罪者及时收手,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发生在什么阶段

犯罪中止可出现于预备或实行阶段乃至既遂前,唯一前提即为先前行为构成犯罪行为。

若仅起心动念而无任何实质的犯罪行动即放弃的,毋须承认其为中止。

达成既遂后自行修复者,不得视为中止;同样地,如为预备或未遂,亦无法再成立中止。

我们需区分开来这两个概念,即中止行为非罪行,而是法令所许可的行为;而中止形态本身则是犯罪状态,应担负刑事责任。

换言之,中止行为前的行为构成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而中止行为本身则是法令所许可的行为,是应予减免或减轻刑罚的依据。

以上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什么不同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34270.html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什么不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