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是否属于共犯
一、教唆犯是否属于共犯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叫做教唆犯,这其实就是指那些怂恿别人去犯罪的家伙,他们可不是单独行动,常常和其他人勾结起来做坏事。
如果教唆犯在团伙犯罪里起到大头目般的角色,那他就被称为主犯。
反之,如果他只是帮忙出谋划策,那他就只能算是个从犯。
再有呢,如果这个教唆犯当时是被逼无奈才去唆使别人犯罪的话,那他就成了胁从犯。
接下来,咱们来聊聊教唆犯到底会背负怎样的法律责任吧。
通常来说,有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种,被教唆的那个人真的去干了教唆他的事情,这时候,教唆犯就要根据自己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的作用来定罪量刑。
如果他是主谋,那就按照对待主犯的标准来惩罚他;如果他只是帮凶,那就按照对待从犯的标准来处理他。
第二种,如果被教唆的那个人并没有按照教唆者的意愿去犯罪,但因为教唆者本身就有犯罪意图,而且还付诸实践了,所以他还是构成了教唆犯。
不过呢,考虑到他的行为并未产生实质性的伤害,所以对这样的教唆犯可以适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同时也不用考虑他是否参与了。
最后一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可是要加重处罚的!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从犯和教唆犯的区别
教唆犯和从犯之间的主要差别就是:
1.名称上就不一样。
教唆犯呢,就是那种用各种方法来诱导别人犯罪的家伙,比如劝说、利益诱惑、暗示、怂恿等等,让那些原本没打算犯罪的人跟着他一起干坏事;而这些教唆别人犯罪的人也就成了教唆犯了。
从犯嘛,就是在一起犯罪活动中扮演着次要或者辅助角色的那个人。
2.在一个犯罪团队里的地位也不一样。
教唆犯通常是根据他们在整个犯罪行动中的任务或者行事方式来区分的。
从犯的话呢,就是要看他们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多大来划分的。
3.受到法律惩罚时的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有人教唆别人去犯罪,那么这个教唆者应该按照他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来接受相应的惩罚。
如果教唆的对象还是未成年人,那就更严重了,必须得加重处罚。
至于从犯嘛,法律规定应该对他们从轻、减轻处罚或者直接免除处罚。
三、教唆犯和胁从犯区别是什么
为你详细解读一下在刑法里面关于犯罪分子不同扮演角色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说主犯、从犯、教唆犯还有那个叫啥胁从犯啥的,他们各自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以下就为你简单科普介绍一番:首先说这个“主犯”吧,就是那种带领一帮人做事儿,或者是带头筹划了一个大事件的那类人,他一般会受到比较严重的惩罚。
再说说那个“从犯”,也很关键要搞清楚,他就是在一堆人当中起到辅助效果的那类人嘛,这种类型的罪犯接受到的法律制裁往往会比主犯稍微轻那么一点儿。
然后就是那个听上去很神秘的“教唆犯”,这可是个心机不浅的家伙,指的是那些教别人做坏事的人,就算他自己实际行动没怎么动手,但法律恩怨可不能逃过!还有那个叫做“胁从犯”的,这类人可真是身不由己参加了这场犯罪大戏,他们的法律责任可能会相对来说轻一点,不过具体还是要看他们参与的程度以及受到的威胁有多大。
这些分类对于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根据每个人在犯罪中的真实角色和责任来决定应该给予怎样的惩罚。
以上是关于教唆犯是否属于共犯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