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是否自动放弃犯罪构成犯罪中止
一、李某是否自动放弃犯罪中止
的确,当某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意图并有效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时,这便构成了犯罪中止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被认定为犯罪中止需符合以下四个必备要素:首先,犯罪行为人本人必须在主观上自觉地放弃或中止其持续犯罪的意愿;其次,他不仅应该具有中止犯罪的意识,而且还需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即停止继续进行犯罪行为;第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行为人实施犯罪的过程之中,而非在犯罪行为完成后或犯罪行为之外的任何时间和地点;最后,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通过有效手段终止了其正在进行的犯罪行为,并且成功避免了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后果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标准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首先,犯罪构成乃是主体、客体以及主观与客观要素的有机统一体。
在每一个特定的犯罪构成要素中,均包含有诸多要素,既包括刑法总则所规定并广泛应用于所有犯罪的典型要素,亦涵盖了分则各个具体条款针对各类犯罪细化规定的相关要素;其次,犯罪构成亦可被视为合法性及责任性的法律衡量标尺;最后,犯罪构成更是判断犯罪成立与否的重要法律准绳。
究竟何种实施行为特征能够成为犯罪构成要素,则是由制定法律的立法者经过深思熟虑后进行挑选,再以刑法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三、犯罪构成包括哪四个方面
罪行四部分包括:责任人(能负法律责的个人或团体);主观意愿(故意还是过失);攻击对象(犯罪行为影响到的社会关系);实际情况(犯罪行为、结果或者带来的风险)。
1、攻击对象就是违法行为破坏的那个社会关系;
2、客观情况,简单说就是犯罪行为;
3、责任人就好比做坏事的人;
4、主观意愿则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有意识地去做出坏事以及他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以上是关于李某是否自动放弃犯罪构成犯罪中止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