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服刑完毕还要还钱吗
一、挪用公款罪服刑完毕还要还钱吗
挪用公款罪服刑完毕后,依然需要还钱。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法律责任的不同性质。服刑是对挪用公款这一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而还钱是对被挪用公款的一种返还和弥补,涉及的是民事赔偿责任。这两种责任相互独立,不能因承担了刑事责任就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二是对公共财产的保护要求。公款属于公共财产,挪用行为造成了公共财产的损失。即使罪犯已经接受了刑事处罚,也不能让公共财产的损失得不到弥补。相关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三是司法实践的一贯做法。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挪用公款等犯罪,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也会要求罪犯退还挪用的款项。如果罪犯有能力退还而拒不退还,可能还会面临其他法律后果,如被财产等。
综上,挪用公款罪服刑完毕后,应当还钱。
二、挪用公款罪分三种情形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三种情形如下:
1.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此类情形中,对挪用公款的数额要求相对较低,只要实施了挪用公款用于如赌博、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即可能构成犯罪。
2.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这里强调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同时用于投资、购买股票、经营商业等能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即便在案发前已归还挪用款项,仍可能构成犯罪。
3.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这种情况以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为构成要件。“数额较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需同时满足,若在三个月内归还,一般不构成此罪,但挪用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的,不受此三个月时间限制。
司法实践中,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综合判断。
三、挪用公款罪的情形有哪些种类
挪用公款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情形下,不论挪用数额大小、时间长短,只要实施了挪用行为,即构成挪用公款罪。
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这里的营利活动通常指投资、购买股票、炒房等可获经济利益的行为,挪用数额较大是构成此情形犯罪的必要条件,且不受挪用时间限制。
三是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等非经营性支出,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比如用于个人购房、治病、偿还债务等。若在三个月内归还,则一般不构成犯罪。
此外,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致使社会福利无法正常发放等严重后果的,致使社会秩序出现不稳定因素等,也构成挪用公款罪,且会从重处罚。这些情形都严重侵害了公款的公共属性和正常使用秩序。
以上是关于挪用公款罪服刑完毕还要还钱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