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认定肇事逃逸的时间地点目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3-24)普法百科3

认定肇事逃逸的时间地点目的行为方式

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行为人有逃逸行为。

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的行为。

2、“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

依据《最高人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逃跑的时间是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那么如何理解“在发生交通肇事后”,笔者认为不能笼统认为是事故发生后的无限长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应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属于《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逃跑”行为。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4、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应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并不是所有发生事故后离开现场的行为就是逃逸行为,有的行为人在事故发生时未离开事故现场,但在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此行为应认定为逃逸行为。

逃逸是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的行为。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米小律网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76805.html

认定肇事逃逸的时间地点目的行为方式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有哪些,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的总结

1.明知发生交通故,交通故当人驾车或弃车故现场;2.交通故当认为自己对故没责任,驾车驶离故现场;3.交通故当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故现场后又返回等。 本篇文章录一览: 1、 2、 3、 哪些行为认...

民警调解田间地头纠纷,民警调解田间地头纠纷怎么处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话题,就是关于民警调解田间地头纠纷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民警调解田间地头纠纷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主持人袁佳是诸暨人吗? 主持人袁佳是诸暨人吗? 是。 曾在诸暨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就职,2012年加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从...

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式有哪些种类

一、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式有哪些种类 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式主要以下几类: 一是使用暴力、胁迫法。暴力方式包括对或其近亲属实施殴打、伤害等身体强制行为;胁迫则是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使债务人产生心理恐惧,如威胁伤害其人身安全、损害其名誉、揭露其隐私等,迫使债务人偿还债务。 二是限制他人人身...

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一、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呢 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方式主要以下几种: 一是使用暴力、胁迫法。比如通过对债务人或其近亲属实施殴打、伤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暴力行为,或者以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债务人偿还非法债务。 二是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非法限制债务人人身自由,使其失去动自...

危险驾驶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一、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以下这都是犯了罪哦: (1)追赶飙车,情节恶劣; (2)喝醉后开车上路; (3)跑公共交通,超载或超速严重; (4)违反化学品运输规,给大众带来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下列情形之一,处,并处: (一)追...

交警怎么认定肇事逃逸的行为

一、交警怎么认定的行为 交警说跑就是这样义滴:当人知道自己闯了祸,然后开着车子或者丢下车就跑了。 如果没达到犯罪标准话,那就罚钱吧,罚款范围在200到2000之,还可能被关个15天。 《》第九十九条 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

保险诈骗犯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哪些

一、保险诈骗犯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哪些 在保险活动中,违法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1.投保人意识虚构不存在保险对象,从而达到欺骗保险并获取保险的目的;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编造与实不符甚至是严重失实的事件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以期望获得更高保险赔偿金额; 3.投保人...

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哪些认定条件,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怎样

主观要素,客观要素,空要素是认定肇事逃逸行为必不可少条件,肇事逃逸有两种处罚意见,一种是政处罚,另一种是刑处罚,前者适用于不构成刑犯罪情况,而后者需要对行为人判3~7年期徒刑。 本篇文章录一览: 1、 2、 3、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及处理意见是什么 发生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