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算合同诈骗么
一、小额贷款算合同诈骗么
小额贷款本身并不必然构成合同诈骗。判断小额贷款过程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
从主观方面看,若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诱使贷款机构签订贷款合同,骗取贷款,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例如,编造虚假的贷款用途、提供虚假的财产证明等,意图骗取贷款后不归还。
从客观行为角度,若存在使用伪造的证件、虚构身份信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项目等行为,且达到一定的诈骗数额标准,也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但如果借款人只是在贷款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或非故意的隐瞒,后续有积极还款意愿和行为,一般不构成合同诈骗,多属于民事。
实践中,要综合全案证据和事实进行判断。若贷款机构怀疑借款人存在合同诈骗行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借款人若被错误指控,也应积极收集能证明自身无诈骗故意及合法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小额贷款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额贷款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小额贷款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这里的“非法占有目的”,通常表现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意图将该财产据为己有。常见的虚构事实行为包括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数额的认定,是以行为人实际骗取到的财物数额为准,而非合同标的额。同时,对是否构成犯罪的判断,不仅要考量数额标准,还需综合全案证据,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故意及客观行为表现等方面。
三、小额贷款立案标准
小额贷款诈骗立案标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从角度,根据《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追诉。
从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规范来看,若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也会按立案。
此外,实践中若小额贷款公司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使借款人签订不平等合同,恶意垒高债务等手段骗取借款人钱财,达到相应数额标准的,也会被认定为诈骗并立案处理。各地司法机关会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法律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立案数额标准。
以上是关于小额贷款算合同诈骗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