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酒精含量超标多少醉驾?发生醉驾律师能有什么用?
一、血液酒精含量超标多少醉驾?
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就已经构成醉驾了,一般酒精测量仪可以初步测定和醉驾,对于涉嫌醉驾的这种情况还是必须要进行抽血化验的,抽血化验的结果和酒精测量仪上面的测量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出入。醉驾已经违反了,是要被判刑的。
1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驾车的测试)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并处: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什么情况下醉驾不判刑?
1、挪动车位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被告人由他人驾车送回小区停车场,因他人未将车位泊好,被告人挪动车位剐擦别人车辆或碰撞上消防栓而案发;
2、救治病人型:该类型的被告人为送生病的家人去医院急诊或者赶去医院陪同家人急诊而醉驾;
3、睡觉休息型:该类型的被告人在行驶一段距离后主动放弃醉驾,靠边停车睡觉;
4、隔时醉驾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饮酒后将车停放在饭店门口,间隔数小时或隔夜回饭店取车驾驶,但血液酒精含量仍达醉驾标准;
5、尚未驶出型:该类型被告人在道路上准备驾驶尚未驶出时即被查获;
6、被醉驾追尾型:该类型的被告人血液酒精含量较低,虽发生,但对方亦醉驾且负事故全部责任。
如果单纯的看国家对于醉驾规定的测定标准的话,当然绝大多数的人会认为这样的酒精含量,几乎就是限制了人们在开车之前有喝酒的这种行为,事实也是如此的。只不过,发现交警执勤之后,涉嫌醉驾的弃车而去的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如果执意不配合工作人员的调查取证,就有可能又构成了。
三、发生醉驾律师能有什么用
对于醉驾的行为,,可以将案件的证据进行有效的整理、提交,律师的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所以,如果当事人委托律师辩护的,律师可以根据具体的事实和相应的法律规定提出有利于当事人的辩护意见,为当事人争取较轻的刑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还可以争取。《》第三十五条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根据《》第91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醉驾是多少
律师的收费标准是以案子的类型、金额、性质来定的。普遍律师和知名律师的收费标准不一样,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又不一样。民事案件的诉讼金额大小、诉讼请求利害关系决定收费标准;刑事案件也是一样,由案情大小、复杂程度来定的。一般律师收费还是蛮高的,其实他就是为提供意见,开庭答辩一次,就完事了。重审一般不另外收费,但二审、三审是另外收费的。
醉驾被拘留后,可以请律师处理,如果案件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及财产,在公安侦查阶段就需要请律师,律师可以帮助醉驾者整理相关的证据,理清案件思路,也可以让醉驾者和其家人保持沟通,在侦查期间提供有效的。
米小律网小编提醒: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用到的时候用到。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可以点击下方咨询,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合适的一个律师。
文书推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