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逃逸事故怎么赔偿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23)普法百科2

一、逃逸事故怎么赔偿

关于逃逸事件的赔偿问题,关键在于肇事车辆是否购买了机动车强制保险。

若车辆已投保,那就先从强制险的赔款限额内划拨。

但若车辆没买强制险,亦或是所产生的救护费用已超出该金额,那么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会先垫付部分乃至全额费用。

此后,基金的管理者有权向责任人追讨垫付款项。

而赔偿范围并不只限于经济损失,还需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人身损害相关的直接费用。

如伤情导致受害人使用辅助器具,或致其残疾,还需支付相应的器具费及;若不幸致人死亡,则需支付与死亡。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三者逃逸保险怎么赔偿

若驾车之人肇事后选择逃逸,则保险公司可能无法承担的理赔责任。

尽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未明确将逃逸行为列为免责条款,但大部分商业险中都规定,若发生逃逸事件,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将不予赔偿。

在这种情况下,事故逃逸车辆的仍需对第三方损失进行赔偿,至于商业三者险是否理赔,则需依据相关合同条款来判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8286.html

逃逸事故怎么赔偿的相关文章

交通事故逃逸事故怎么处理

一、逃逸事故怎么处理 1.报警及案件侦查 报警:在发生件之后,受害者或目击者务必及时拨打当地警方电话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详尽通报事故发生的具体日期、时间、所在地点,详细描绘出涉案车辆的特征、可能的车牌号码、嫌疑车辆的跑方向及其他一切重要线索。 案件侦查:接警警察得到报案...

交通事故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一、事故怎么处罚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肇逃逸所应接受的法律制裁,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如下:首先,逃逸行为人须独自承担起该次所引发的所有责任,但若有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在事故中存在其他责任人,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逃逸者的法律责任;其次,如行为未达到犯罪标准,行为人将面临由交管部门开具的200至2000...

2024交通事故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一、2024事故怎么处罚 对于肇后未履行到现场的交通违法者,其所面临的法律惩戒措施依照不同情况具体而定: (1)必须直接承担起事故所导致的所有责任,若期间存在证据表明有其他相关方存在过失行为的,肇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2)如果逃逸者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给予200至2000元罚款...

不知情逃逸事故怎么认定

一、不知情逃逸事故怎么认定 不知情逃逸事故的认定较为复杂。首先,需确定肇者在事故发生时是否确实不知情。这可能涉及到现场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若有证据表明肇者在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停车查看并处理,而是直接离开现场,就可能被认定为逃逸。其次,要考虑肇者离开现场的主观动机。如果是因为误以为只...

小剐蹭逃逸事故怎么处罚车主

一、小剐蹭逃逸事故怎么处罚车主 小剐蹭逃逸事故,车主将面临较为严厉的处罚。首先,逃逸方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意味着对方的车辆维修等相关费用都由逃逸车主承担。其次,逃逸行为违反了,交管部门将对其处以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 15 日以下拘留。此外,逃逸车主的驾...

刮蹭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一、刮蹭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刮蹭逃逸事故的处罚较为严厉。首先,若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未构成犯罪的,逃逸方将被处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可并处 15 日以下拘留。其次,若导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以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电动车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一、电动车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电动汽车驾驶员出了儿,慌忙跑路了的话,别担心,问题不大。如果这种行为没有上升到犯罪地步,只需要接受来自我们交警局的处罚就行!具体来说就是被罚200块到2000块钱之间,还可能被关15天以下的小黑屋。但是,如果你的行为已经构成了,那就得严肃处理了,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

电动车逃逸事故怎么免责

一、电动车逃逸事故怎么免责 电动车逃逸事故要免责较为困难,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尝试。首先,若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后能主动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说明情况,经核实后可减轻或不予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免责情形之一。其次,若逃逸者能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救助伤者,为伤者争取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