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自首算不算肇事逃逸
一、24小时内自首算不算
在交通事故后,即使你24小时之内去自首了,只要你开着车跑了,就是逃逸哦。
所谓逃逸,就是发生事故后,有人为了逃避责任就把车开走了,或者是把车扔下自己躲起来,这就算逃逸。
要是真的符合这些条件,那就算你事后去自首,也是逃逸没商量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30几岁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在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例中,肇事者如若选择逃避法律责任,则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三方责任。
首先,对于方面,当事人若在事故发生后实施逃逸行为,将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民事赔偿义务,但倘若有证据显示另一方当事人同样存在过失,那么肇事逃逸者的民事赔偿责任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在行政责任层面,如果肇事逃逸行为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引起交通堵塞或其他社会危害,逃逸人员可能面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车辆吊销的惩罚,并且终身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还需将该决定记录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备案,以示惩戒。
最后,在刑事责任方面,肇事逃逸无疑是加重量刑的重要因素。
一旦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者将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事处罚;而如果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逃逸者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