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的6种不认定情况
一、逃逸的6种不认定情况
关于逃逸行为不予认定的六种情形具体如下:交通事故的双方对于事故经过并没有任何争议,主动撤离了事故现场进行私下协商并达成共识,且双方都留下了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以及联系方式之后,其中一方违背承诺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为了能够及时地救助事故中的伤者,明确标注了自己所驾驶车辆与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后便驾车离开了现场,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之后,由于需要筹集伤者所需的医疗费用,因此暂时离开了医院,但在征得伤者或者伤者家属的同意之下,留下了自己的真实信息,并在约定的时间之内回到了医院。
交通事故当事人因为自身受伤需要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等原因离开了现场,虽然未能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但是在事后进行了补报。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驾车离开现场时,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他并不知晓或者无法察觉到事故已经发生。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因为可能会遭受而不得不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逃逸的刑事处罚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你开车撞了别人然后逃跑的话呢,你可能会坐牢的哦,一般的就是三年到七年不等的啦。
当然了,这个还是要看情况严重程度的,比如说如果出事故死了六个人以上,那就更严重啦。
不过呢,对方如果也有点儿责任,导致公共财物或者其他人的财产损失,而且他们又赔不起超过60万元的钱的话,那你的罪名就更重了,可能要坐七年以上的牢房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