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事逃逸怎么处罚
一、造事逃逸怎么处罚
对于造成后的肇事者,其行为尚未达到触犯法律规定的程度时,首先会由公安部门对其处于2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在此基础上可以并处以15日以下的。
但是若肇事者在过失性交通事故中造成严重后果,已经构成了犯罪,但并未有逃逸行为,那么除了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之外,还将由公安机关吊销其驾驶。
然而,如果肇事者在同样的情况下,不仅构成了犯罪,而且还实施了逃逸行为,那么他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即由公安机关吊销其驾驶执照,并且终身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怎么被认定行为
逃跑这事儿,既要看客观行动也得看心里打算。
要知道,逃跑不仅要有实际动作,还有明确的动机——早就知道出了车祸,只是想溜了避开法律责任。
也就是说,只有当逃跑的行为和这个想法一致时,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逃跑”。
如果只是离开了现场,但并没有这种想法,那就不算在这里说的“逃跑”啦。
所以说,判断是否逃跑,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看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