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构成条件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3-23)普法百科3

一、后逃逸的规定构成条件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1)肇事者明确意识到自身已经引发了交通事故,也就是说,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必需深知自己所从事的行动酿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乃是行为人必不可少的主观认知要素。

(2)其行为从主观动机上显而易见是为了规避事故责任,躲开法律的惩治追究。

(3)客观上,行为人确实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未向公安机关报告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可以移交当地吗

在法定情形之下,交通肇事案件的确可由法院进行审判,然而这一切都基于其涉嫌犯罪的性质,并非所有此类案件都会导致被告面临刑事判决。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相关规定,若交通肇事案件触犯了刑事法律范畴,并且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认为应当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的话,那么该案便会被移交至法院,由法院依法提起。

而针对那些犯罪情节较轻、依照刑法规定无需判处刑罚或可予以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有权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6675.html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构成条件的相关文章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一、后逃逸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在讨论行为的构成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肇事者需对其自身引发有所认识;换言之,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必须明确知晓其行为已经导致了交通事发生,此乃行为人主观认知层面必要要素。 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抱持着故责任、避法律制裁意图与动机;最,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严格认标准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定的基本标准是: 1、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程度。 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行为导致了交通事发生,这是行为人主...

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及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没有人员伤亡可能会被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具体罚款数额需要结合实际情形确。发生交通事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负全部责任。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交通肇事逃逸没有人员伤亡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袭警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后逃逸有哪些构成条件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 “交通肇事逃-”,是指发生交通事交通事故当人为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交通事故现场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第一,行为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交通肇事但按照《解释》第1和第2条的规定尚未达到犯罪标准,即使-,亦...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条件是什么

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关键是看其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即避救助被害人义务和避法律追究肇事责任主体逃逸是为避法律追究而跑,也就是其明知已有故发生,主观心态为故意,但为了不履行应尽义务而从现场跑。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条件是...

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哪些认定条件,交通肇事逃逸的是怎样

主观要素,客观要素,空间要素是认定肇事逃逸行为必不可少的条件肇事逃逸有两种处罚意见,一种是行政处罚,另一种是刑处罚,前者适用于不构成犯罪情况,而者需要对行为人判3~7年有期徒刑。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交通肇事逃逸的及处理意见是什么 发生交通...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可能构成交通肇事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具体法律规定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因而发生重大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

电动车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电动车有肇事逃逸的规定

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罚是对此进行15日行政拘留,同时罚款200元到2000元。因为根据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是驾驶电动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构成犯罪,所以就是按照行政方面的规定来处罚。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罚是怎样?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