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肇事逃逸立案
一、如何让立案
关于肇事逃逸案件的立案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控告方需前往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等执法机构提交报案申请;
上述机构会对报案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证据和材料进行迅速而严格的审查;若发现确有犯罪行为且情节严重,拥有刑事追责必要性,将会启动立案流程;反之,如果经过评估后认定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亦或是虽有涉嫌犯罪事实但轻微到无需追究刑事责任程度,则做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并将此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控告方。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如何判断肇事逃逸是不是犯罪
所谓“”,系指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以后,相关责任人以避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为目的,驾驶或遗弃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成立的必要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肇事者必须意识到自身已经诱发了交通事故;
其在主观心态上具有规避事故责任及逃避法律制裁的意图;最后,在客观行为上,他们必须实际采取了逃离事故现场且未向公安机关报告的行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