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肇事逃逸如何判定
一、车祸如何判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而对于交通事故来说,如何判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呢?其实,以下这几种情况都可能被认为是肇事逃逸!快来看看吧!
首先,如果你明明知道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却还选择驾车或者丢下车辆就跑掉的话,那肯定就是肇事逃逸无疑!
其次,如果你觉得自己跟这个事故完全没关系,然后就直接开车走了,那也算是肇事逃逸!
再者,如果你喝了酒或者没有,但是出了事故之后,你还是选择报警,但是却没有留在现场等待处理,而是把车子扔在那里就走人,然后回来的时候,那也是算作肇事逃逸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你把受伤的人送到了医院,但是你并没有报警,而且还偷偷地溜掉了,这种情况也会被认为是肇事逃逸。
另外,如果你把受伤的人送到了医院,但是你却给了他们假的名字、假的地址、假的电话号码,然后就走了,这种情况同样会被认为是肇事逃逸。
最后,如果你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逃跑了,那也是算作肇事逃逸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你离开了现场,但是你并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是有证据表明你应该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或者是你和对方商量好了赔偿的事情,但是你们没能达成一致,或者是你给出的额明显不够,然后你就走了,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你的真实信息,但是有证据表明你是强行离开现场的,这些情况也都可能被认为是肇事逃逸。
《》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驾驶员选择逃逸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避免自己承担向对方支付医疗费等的民事赔偿金的责任、被交警责令支付罚款的行政责任、乃至于被判处刑事处罚的责任。
二、肇事逃逸应该怎么起诉
按照法律规定,我们想要起诉那个开车撞了人却跑掉的家伙,就得去递交一份叫做“民事”的文件。
在你准备起诉的那一刻起,就要递交这份起诉状给法院。
这个起诉状里面,你需要填写双方当事人的一些必要信息,比如说他们到底叫什么名字,电话号码多少,现在住在哪里之类的重要信息。
然后呢,你还要详细地写出你希望法院帮助你做的事情,也就是你希望对方赔偿哪些部分。
最后,你得告诉法院,你为什么觉得他应该赔偿这些钱,这就是所谓的“事实理由”。
当然,起诉的时候证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最好能把所有跟这次事故有关的损失凭证、证明材料等等都准备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