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轻伤要报警吗
一、肇事逃逸轻伤要报警吗
即便肇事后逃离现场仅造成受害人轻伤的状况,仍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报案之举重在于对涉案事件进行详细记录、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以及启动法律程序追责肇事方等方面。
无需忽视,尽管轻伤表现不够显著,但是肇事逃逸的行为已然触犯法律底线,进而有可能酿成更为严重的法律问题。
在报案之后,公安部门将会主动介入展开调查,有助于锁定肇事者并确保受害者能够获得恰当且充分的医疗救治与经济补偿。
除此之外,报案行动还可阻止肇事者逃避法律责任,对于保障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秩序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是应当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致人轻伤如何赔偿
在肇事逃逸导致他人轻微伤害的场合中,被害人有权要求肇事者赔偿由此次事故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例如就诊及治疗费用、误工时期工资收入减少所造成的损失、看护人员所需支付的护理费用等等,此外,鉴于该事件可能对受害人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他/她还可提出关于给予适当精神抚慰金的主张。
其具体赔偿数额应当基于受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以及所在地域的相关所规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衡量和确定。
双方当事人皆可尝试通过协商方式妥善解决赔偿事宜,如果经过努力仍无法达成协议,则被害人有权合理合法地向法庭启诉,请求法庭判决涉案肇事者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