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抓住怎么处罚
一、抓住怎么处罚
首先,在涉及到案件时,如果事故未导致任何严重伤亡情况出现,那么涉案的驾驶人员将被判定为承担主要或更高的事故责任,但是并不足以构成罪。
对于此类肇事者,相关部门将进行以下处罚:处以两百元至两千元之间的罚款,并在十五天以内执行拘留;另外,针对其所持有的机动车辆,还会被扣除十二分的分数。
接下来,如果由于驾驶员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从而引发了重大事故,致使他人受到重伤甚至死亡,抑或是造成了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失,那么便可能面临长达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惩罚;而若在交通肇事后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最后,如果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肇事者将会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处罚。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肇事车辆逃逸怎么诉讼的
关于案件的诉讼程序,首要步骤是精心撰写诉状并详尽列举相关证据,随后前往当地登记立案,若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以下为符合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的情况概要:
1、明知自身已造成交通事故而在事故现场驾车或者弃车脱身;
2、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认对事故无责,选择驾车远离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当事人存在或等违法行为,报案后未履行现场等待处理义务,弃车离开现场后又返回;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故意留下虚假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后离去;
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过程中擅自逃离;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否认曾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应当知晓事故发生;
8、经过双方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未经协商支付的额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真实,有证据显示其系强行离开现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