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之后怎么索要赔偿
一、之后怎么索要赔偿
若发生了并出现逃逸现象,责任应由逃逸者全面负担。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逃逸方应对下列顺序进行赔偿:首先,机动车驾驶人员如实施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并且涉及到该机动车已参加强制保险的话,则应由相关保险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其次,如果机动车不明晰,或者该机动车并未参加强制保险,甚至于抢救费用已经超出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时,需要支付诸如抢救、丧葬等相关费用,那么这部分费用将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然而,当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完成垫付之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
所谓的“”,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选择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和死亡。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肇事死亡逃逸怎么处理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逃逸将会面临包括民事、行政及刑事等多方面的法律责任。
具体而言,若事故发生之后,相关责任人选择逃离现场,该逃逸行为将被认定为全责方,需承担所有的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若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实对方同样存在过错,则逃逸方的民事赔偿责任可相应减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若由于肇事逃逸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发生,逃逸者可能会被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驶,甚至终身无法再获得新的。
在此基础上,机动车核发地车辆管理所还将把此类终身不能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录到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备案。
此外,肇事逃逸也是加重处罚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已经构成罪的逃逸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事处罚;而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惩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