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肇事逃逸怎么判断
一、什么叫肇事逃逸怎么判断
对于肇事逃逸情况如何进行判断认定呢?其基本准则是:当交通意外事件已然发生之后,肇事者未能及时刹车并将车辆停放好以等候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或者肇事者虽然将车辆停下,但却选择独自逃离现场,以期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
这些行为都可以被视为肇事逃逸。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肇事逃逸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程度,那么肇事者将会面临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处罚,并且需要对整个事故负有全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二、与的区别
对比分析罪和罪,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在多个层面均具备显著差异,尤其在主观心态、行为表现、危害后果的要求及其量刑轻重等各个环节上,均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及规定。
具体而言:
首先,在主观方面,两类犯罪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性质。
危险驾驶罪所体现的乃是明知故犯的故意心理,即行为人对于自身在道路上实施的特定行为(例如驾车或驾驶过程中的追逐竞速)可能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具有明确认知,但仍然抱持着希望或放任此类状况发生的态度;而交通肇事罪则主要表现为过失心态,即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在客观方面,危险驾驶罪的行为表现主要涉及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甚至进行追逐竞争行驶的行为,并且情节恶劣。
而反观交通肇事罪,其客观行为则强调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因违反相关管理法规,进而导致大型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尊重并维护交通秩序的重要体现。
再者,关于危害结果的要求,危险驾驶罪被视为一项行为触犯罪、情节恶劣触犯罪,即只需具备醉酒驾驶或追逐竞速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即可判定为犯罪,无需考虑是否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损害结果。
交通肇事罪则要求必须造成重大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危害。
最后,从量刑的角度来看,危险驾驶罪相较于交通肇事罪和,属于相对轻微的犯罪类型,原因在于它并不必然导致实际的危害后果产生。
而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则会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而有所差异,从三年以下或,直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等,具体的刑期长短将取决于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逃逸等其他加重情节。
三、交通肇事罪没有谅解书是不是就得实行
关于交通事故中没有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书,是否可能导致被判定实际执行的刑罚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指出这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取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书,但只要存在以下情况之一,依然有可能被判定为实际执行的刑罚:即致死一人或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且对此次事故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样,若造成三人及以上死亡,对事故负有同等责任的;或在事故中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对向事故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又无法提供三十万元以上额的。
以上是关于什么叫肇事逃逸怎么判断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