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肇事逃逸什么处罚标准
一、撞车肇事逃逸什么处罚标准
关于层面的轻度肇事逃逸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之规定,若肇事逃逸行为尚未达到触犯标准,则交管部门有权依照此法令对此类肇事者施以200元至2000元之间的惩罚,同时并处以15天以内的处分。
而在刑事处罚方面,对于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行为,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进行处理:若肇事逃逸行为已构成犯罪,其处罚措施如下:首先,后逃逸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其次,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
此外,针对的处罚措施:如发生后逃逸,交管部门将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身禁止该肇事者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最后,关于其他法律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之规定,若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需承担全部责任,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亦存在过错,方可适当减轻其责任负担。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的处罚有什么影响
肇事逃逸所引发的处罚并不仅仅限于直接的法律后果,其更可能对肇事者带来深远且广泛的影响。
以下列举了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刑事记录的诞生:若肇事逃逸行为已构成犯罪,那么便会留下犯罪记录,这将对将来的就业选择、办理、申请等等诸多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资格受限:部分特定行业,尤其是对于品德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类型(例如:教师、律师、公务员等),可能会由于肇事逃逸的不良刑事记录而面临职业资格的限制甚至被禁止进入。
保险费率攀升:即便是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也会致使车辆的保险费率有所提升。
而对于肇事逃逸这种严重违规行为来说,保险费率的上涨幅度可能更为显著,同时保险亦有可能拒绝提供保险服务。
社会声誉遭受损害:肇事逃逸事件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而使得肇事者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承受来自舆论的严厉指责。
家庭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法律纠纷以及负面新闻报道都可能给肇事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到家庭和睦与人际交往。
三、车碰了 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1、立即向警方报案;在交通事故发生之际,作为受害方的我们首要任务便是确保自身安全并立即向警方报案,以便相关部门能够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若遭受身体伤害以致需要即刻接受紧急治疗的状况,仍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呼叫医疗救援团队赶赴现场以稳定伤势。
倘若在如此危急时刻您无法独立完成上述行动,请务必尽力寻求他人协助。
2、妥善保存事故现场证据;当警方抵达现场后,请积极配合他们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与检验,尽可能详尽地提供关于逃逸车辆的各类信息,以便警方能依据这些线索尽快锁定逃逸车辆及逃逸司机的行踪。
同时,如您所驾驶的车辆已购买或人身意外险等相关保险产品,亦可尽快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3、耐心等待案件侦破结果;逃逸者通常会因为惧怕承担交通事故所引发的法律责任而选择逃避,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最终必将面临法律制裁。
在此期间,受害方可以安心疗养身心,待肇事者被绳之以法后再向其提出赔偿请求。
在此过程中,如遇无法支付医疗抢救费用等特殊情况,可向交管部门如实反映,由交管部门代为向道路交通事故救济基金申请支付必要的医疗抢救费用。
以上是关于撞车肇事逃逸什么处罚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