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理好
一、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理好
肇事逃逸行为根据具体情节会受到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对于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者,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同时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第二,若发生重大且构成犯罪,但逃逸者未被抓获,则除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之外,还将由公安机关吊销其机动车;第三,如果在重大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并且有逃逸行为,那么除了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之外,公安机关还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身禁止其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第十三条
对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记12分;保险按规定应于次年上浮逃逸车辆保险费。
二、15周岁轻微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关于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士在轻微肇事逃逸案件中的处理途径问题,我国法律已经做出明确的规定,而这主要是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状况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所制定的保障措施。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此类案件的常规处理程序::由于该类未成年人年龄尚未达到法定成年标准(即十六周岁),因此他们通常不会面临拘留等严厉的行政处罚。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尽管可以同时给予拘留处罚,但鉴于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通常情况下不会对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拘留处罚。
罚款: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处以二百元至两千元之间的罚款。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类罚款往往会由未成年人的代为缴纳。
监护人责任: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需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其中包括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部分。
与管教: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我们更注重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和行为约束。
监护人、学校或者其他相关机构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制教育,强化监管力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车辆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在范畴内,涉及到的罪行涉及盗窃汽车则属于重罪之一。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若涉及盗窃数额达到一定数量,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或者的刑罚,且同时需予以罚款;但若是涉及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那么刑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还可能会被征收;至于涉及金额特别巨大甚至有其他极其严重情节,那么就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并须附加罚金或被没收全部财产。
而对于,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若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发生,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若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逃离现场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承受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而因逃逸而致使他人死亡的,刑罚则高达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当盗窃汽车的行为与同时构成犯罪时,将对两项进行分别判决,然后再合并执行,这便是所谓的“”。
在方面,肇事者必须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中包括对受害者的赔偿以及财产损失的赔偿等等。
然而,对于被盗车辆的所有人来说,他们通常并不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在车辆被盗之后,他们已经失去了对车辆的控制权。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理好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