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抚养如何判决
一、小孩抚养如何判决
关于孩子的归属,主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进行裁定:首先,对于未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情况下会由母亲来照料;当母亲符合以下任一状况时,孩子亦可能交由父亲抚养:第一,妻子患有长期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酷病症,使子女在生活中无法与其共存;其次,尽管有抚养孩子的经济实力,却拒不履行监护责任,当男方提出这个要求时,也会酌情考虑;最后,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如子女确实无法与母亲共同生活等。
如果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为让不满两岁的子女跟随父亲生活更为适宜,同时不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任何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安排也是可以被允许的。
再者,对于年满两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权要求子女跟自己生活,但若其中一方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则其将获得优先考虑:第一,已经实施了绝育手术或因为其他原因失去了能力;第二,子女已经在其身边生活了很长时间,突然改变生活环境可能会对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第三,没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却有其他子女;最后,子女在其身边生活,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另一方却患有长期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病症,或者存在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不适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最后,如果父亲和母亲抚养子女的条件大致相当,双方也都希望子女能跟自己生活,但是子女已经单独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了很多年,而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表示愿意并且有能力协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那么这就可以成为子女选择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的优先考虑因素。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抚养协议可以变更吗
变更抚养权的司法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原告需向管辖权范围内的法院提交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变更抚养权的主旨;其次,法院在收到请求后,将立案并安排开庭日期;再次,法院将依照法律规定和证据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和综合分析,最终作出是否变更抚养权的决定;最后,如果法院判定应当变更抚养权,则会发出相应的法律文书,以此为依据督促双方履行相关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法院通常会支持在如下几种法定情形下的抚养权变更请求:如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由于患有严重疾病或身体残疾而无法继续承担抚养义务等。
三、如何判定拒绝抚养
依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亲应负有抚养其未成年子女之责任与义务,故并不存在放弃抚养权一说;唯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其中一方得以享有子女抚养权,而他方则无法获得抚养权,此为合法之规定。
至于当事人所达成的自愿放弃子女抚养权的协议条款,因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对于子女的抚养权而言,既是权利亦是义务,不允许任意剥夺或自愿放弃。
有关自愿放弃子女抚养权的协议条款实质上缺乏法定约束力。
以上是关于小孩抚养如何判决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