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一直抓不住怎么办理
一、肇事逃逸一直抓不住怎么办理
首先,公安机关将立即启动紧急应对方案,积极布防,运用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搜寻逃逸者。
这一举措意味着公安机关将指挥专项力量联合科技手段与人力资源,全力以赴追踪逃逸车辆。
公安机关还可通过发布协查通告、公开寻求社会协助等途径,追查、检举车辆或相关线索。
若逃逸者仍未能落地归案,交通主管部门应设立专案小组继续追踪,同时动用公共基金先行赔付受害人。
对于因事故造成的责任人不明、证据丢失,无法确定法律责任的情况,交通管理部门可出具证明,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信息以及调查所得的事实,并分别送达各当事人。
在逃逸者无法抓获的情况下,警方将启动网络追逃机制,如仍未找到嫌疑人,则由保险先行垫付,无保险的则由嫌疑人亲属承担。
若赔偿问题无法解决,则待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具体时间视公安机关的工作进展而定。
总而言之,针对肇事逃逸者久未落网的情况,公安机关将采取多项措施进行追踪和处理,包括启动紧急应对方案、发布协查通告、动用公共基金先行赔付受害人等。
同时,受害人家属亦有权向交管局了解案件办理进程,交管局有义务如实告知。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第四十四条
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车辆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部门。
二、肇事逃逸以后会怎么样
肇事后逃逸需要面对以下后果: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责任划分,肇事人均需承担赔偿义务;若因逃逸导致责任无法明确,逃逸者将被认定为全责。
其次是行政责任。
肇事者被发现未构成犯罪前,交管部门可给予最高至2000元罚款以及15天拘留的处罚。
最后是刑事责任。
若逃逸者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且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则构成,面临3到7年;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期将升至7年以上。
三、肇事逃逸应该报110还是122
要是碰上那种肇事后直接跑路的祸事儿,那得赶紧拨打122这个报警电话。
122呢,就是咱们国家公安部专门安排出来的热线,主要职能包括接收有关交通意外的报警,处置事故,还有给大家解答相关问题啥的。
所以说嘛,发生了事故之后,抓紧时间打得正确的电话对警力调配有好处,能够尽快地保护好现场,搜集证据,找出肇事车辆和司机,还能为后面的事故责任判定和保险理赔等环节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打122报案的时候,最好能把事故的具体情况和肇事车辆的信息说得越清楚越好,比如:车子的车牌号、型号、颜色,还有司机往哪个方向跑了等等。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报警的朋友们最好还是先别乱动现场,别随便搬动那些可能会成为证据的东西或者改变它们的位置,免得到时候影响到事故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一直抓不住怎么办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