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相关法条有哪些内容
一、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相关法条有哪些内容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些涉事人员会选择逃避责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
2.自认无责,为逃避责任而离开现场。
3.被怀疑酒后或,报警后未履行现场等待处理的义务,反而弃车离开,随后又返回现场。
4.将伤者送医后,未继续留在医院,而是无故离开。
5.虽然将伤者送至医院,但留下虚假信息后自行离开。
6.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期间选择逃逸。
7.不承认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充分证据表明他们应当知晓。
8.双方协商或未经协商,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且有充分证据显示他们强行离开现场。
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逃避责任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报警并等待相关部门处理,同时积极配合调查,承担应有的责任。
二、交通事故复查费怎么计算
交通事故复查费的计算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复查费包括检查项目如X光、CT、核磁共振等的费用,以及相关诊疗费。
其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复查项目的种类、医疗机构的级别和收费标准。通常,公立医院的收费相对规范和透明。
在法律实践中,如果交通事故责任明确,且对方全责,复查费应由责任方及其保险承担。但需注意,您应保留好所有复查的医疗票据作为索赔的证据。若双方就复查费的承担存在争议,可能需要通过协商、调解,甚至诉讼等途径解决。
三、交通事故能判吗
交通事故后自首是否能判缓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自首是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但能否判缓刑,还需考虑事故造成的后果,比如是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也要看肇事者在事故中的责任比例、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
如果交通事故后果不是特别严重,肇事者负主要责任以下,有自首情节,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认罪悔罪态度良好,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那么是有可能被判缓刑的。但具体情况仍需依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由依法裁判。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相关法条有哪些内容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小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