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属于犯罪吗?
一、肇事逃逸属于犯罪吗?
肇事逃逸通常属于犯罪行为。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表明肇事逃逸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司法实践中,对于肇事逃逸案件会根据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进行认定和量刑,以体现法律对这种行为的严厉制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二、肇事逃逸一般多久抓人会问家里人
肇事逃逸后,警方通常会尽快展开调查和抓捕行动,但具体多久能抓到人并无固定时间。一般来说,警方会利用各种侦查手段,如监控录像、现场勘查、询问目击等,来追踪逃逸车辆和嫌疑人的踪迹。
如果警方在调查过程中需要了解家属的情况,可能会询问家属相关信息,以协助调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询问家属,而是在必要时根据调查进展来决定。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逃逸车辆可能逃往外地或隐藏得较为隐蔽,调查和抓捕工作可能会需要较长时间。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有明确的线索和证据,警方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将嫌疑人抓获。
总之,肇事逃逸的抓捕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家属应保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信息。
三、剐蹭对方车主不在怎么处理
首先,应尽量保留现场证据,如拍照留存剐蹭位置、程度等相关情况。可以使用手机等设备记录现场,包括周围环境、对方车辆特征等。
其次,可通过车辆上的联系方式寻找对方车主,比如查看对方车辆的保险标志、车窗上的联系方式等。若未找到有效联系方式,可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说明情况并提供现场证据等相关信息,等待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后续处理。
最后,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权益的保护,如保留好与该事件相关的所有凭证,包括照片、报案记录等。同时,若后续与对方车主协商赔偿等事宜,应尽量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属于犯罪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