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改判特别困难
一、抚养权改判特别困难
抚养权改判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法律规定较为严格。判定抚养权归属的原则是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通常只有在出现法定情形时,才会考虑改判。例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等。
二是尊重既有抚养秩序。抚养权的确定是经过法院审慎考量作出的,轻易改判可能破坏已形成的稳定生活环境,对子女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现有抚养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且改判更符合子女利益,否则法院一般不会轻易改判。
三是证据收集不易。想要改判抚养权,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符合法定改判情形,而现实中收集相关证据,如对方虐待子女的证据等,往往面临诸多困难。
二、抚养权变更起诉流程
抚养权变更起诉流程主要如下:
(一)准备材料。需准备能证明自身更适合抚养孩子的相关证据,例如自身经济状况良好的证明,像、银行存款明细等;自身居住环境适宜孩子生活的证明,如等;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比如对方有不良嗜好、虐待孩子等相关材料。同时,要撰写民事,明确写明变更抚养权的诉求、事实和理由。
(二)提交起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准备好的起诉状及证据材料,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
(三)参加诉讼。法院立案后,会安排。在庭审过程中,双方需围绕抚养权变更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四)等待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以及庭审情况,依法作出是否变更抚养权的判决。若对判决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三、抚养权变更法律程序
抚养权变更的法律程序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双方协商变更。若父母双方都同意变更权,且对变更后的抚养事宜能达成一致意见,可签订抚养权变更协议。协议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抚养方式、等。之后,双方可凭此协议前往处办理公证,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
二是诉讼变更。若一方不同意变更抚养权,另一方则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起诉时,需提交起诉状,详细说明变更抚养权的理由和事实依据,例如对方存在严重疾病或虐待子女等不利于子女成长的情形。法院受理后,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按照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总之,抚养权变更需遵循法定程序,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抚养权改判特别困难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