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怎么抢救的
一、发生交通事故怎么抢救的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抢救应遵循以下要点:首先,立即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事故。若有人受伤,应迅速判断其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意识等。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地点和伤者情况。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对于有出血的伤者,可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按压止血。若伤者呼吸困难,需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需注意,非专业人员在抢救时,应避免对伤者造成额外伤害。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的证据,如车辆位置、碰撞痕迹等,这对后续的事故责任认定和法律处理至关重要。
二、交通事故多久会报警立案
交通事故报警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为了保障您的权益,应尽快报警。一般而言,当场报警最佳。如果事故现场变动或证据灭失,可能会影响事故的认定。
轻微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且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但如有人员伤亡或对事实成因存在争议,应立即报警。
若事后报警,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立案。通常,若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事故发生及相关责任,仍可立案处理。但时间过长,可能会加大调查难度。总之,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报警是明智之举。
三、是否追诉
交通事故逃逸是否追诉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构成犯罪的,会被追诉。
若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肇事者逃逸的,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启动追诉程序。
但追诉有时效限制。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总之,交通事故逃逸是否追诉,要综合考虑事故后果、法定刑及追诉时效等因素。
以上是关于发生交通事故怎么抢救的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