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签离婚协议有没有效
丈夫嫌弃妻子有病,为达目的,与精神病患者的妻子签订离婚协议。其父以的身份将女婿告上法庭。5月24日,省人民宣判了这起离婚协议纠纷一案,一审判决朱某与龙某签订的《》无效。
朱某与龙某5日办理,结为夫妻。婚后夫妻感情尚好,但从始,朱某在精神上、生活上有些不正常,夫妻间为此产生矛盾并时常发生争吵。19日,朱患病外出,经家人送往医院治疗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2日,龙某与朱某签订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并于当日领取了《》。26日,朱某被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经检查精神状况存在言语性幻听、被跟踪感、被洞悉感和非血统妄想,无自知力,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5日以显著疗效出院。24日,吉安精神医学所作出鉴定,认为朱*婚时处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其离婚行为受幻觉支配,乃系精神病状所致,对离婚行为的性质、后果不能正确理解,实质性辨认能力丧失,结论:精神分裂症、无民事行为能力。为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之后,朱的父亲以监护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龙*柱与朱*丽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无效。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及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原告朱某与被告龙某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处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其离婚行为受幻觉支配,乃系精神病状所致,故原、被告22日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无效。原告要求宣告该《离婚协议书》无效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