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还用报警吗
一、交通事故还用报警吗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建议报警。报警的好处在于:警方能及时勘查现场,固定证据,确定事故责任。尤其是存在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责任不明确、涉事方对事故责任有争议等情况时,报警尤为重要。
如果事故轻微,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各方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可自行协商处理。但即使自行协商解决,也建议留存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双方协商的书面记录等。
总之,是否报警要综合事故的具体情况判断,但报警通常能更好地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为后续可能的赔偿或纠纷处理提供有力依据。
二、轻微怎么赔偿多少钱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人选择逃逸,这可是很严重的行为。要是情节较轻,还没构成犯罪,那就不会判刑,但会受到,比如被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同时,也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
要是逃逸导致他人伤残或死亡,那可就麻烦大了,不仅要赔钱,还可能会坐牢。具体的赔偿标准如下:
-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按照受害者的实际收入计算,要是没有固定收入,那就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者相同行业的平均收入来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交通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住宿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被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所以,大家可别学那些逃逸的人,出了事故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要逃避责任,不然后果很严重的!
三、多少酒精度拘留
酒驾分为饮酒驾驶和驾驶。饮酒驾驶的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醉酒驾驶的标准是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
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还用报警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