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有法律效益吗?
一、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有法律效益吗?
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具有法律效益。在双方自愿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该协议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并颁发后,便依法生效。若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另一方可以依据此协议向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承担违约责任。然而,该协议需满足一定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如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等。如果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该协议。总之,协议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是具有法律效益的,能有效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协议离婚财产过户怎样算的
协议离婚财产过户的诉讼费主要根据财产的价值来计算。一般按照财产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具体比例如下:
1. 不超过 1 万元的,每件交纳 50 元;
2. 超过 1 万元至 1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
3. 超过 10 万元至 2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交纳;
4. 超过 20 万元至 5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
5. 超过 50 万元至 1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交纳;
6. 超过 100 万元至 2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9%交纳;
7. 超过 200 万元至 5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8%交纳;
8. 超过 500 万元至 1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7%交纳;
9. 超过 1000 万元至 2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6%交纳;
10. 超过 2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此外,还有一些可能涉及的其他费用,如鉴定费、评估费等,具体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进行财产过户诉讼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三、孩子的财产谁保管呢
在离婚案件中,孩子的财产通常由其保管。一般来说,父母均为孩子的监护人,可共同协商确定由一方保管孩子的财产,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保管。
如果父母无法就孩子财产的保管达成一致,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决。法院会考虑孩子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如财产的性质、价值、保管的便利性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保管人。
在保管孩子的财产时,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挪用、处分孩子的财产。如果保管人违反保管义务,给孩子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孩子成年后,其财产应归孩子所有,监护人应将财产移交给孩子。如果孩子尚未成年但有独立的财产收入,如稿费、演出费等,这些财产也应由孩子自行管理,监护人仅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和监督。
以上是关于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有法律效益吗?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