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抚养费变更的依据是什么
一、协议离婚抚养费变更的依据是什么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变更主要有以下依据:
(一)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若出现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或者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等情况,子女有权要求增加抚养费。
(二)客观情况变化。例如,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经济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无法独自承担抚养费用,或者支付抚养费一方的经济收入显著增加或减少。若支付方收入大幅增加,子女可基于自身合理需求要求适当增加抚养费;若支付方经济困难,无力按原标准支付,可协商或通过法律程序适当降低抚养费。
(三)子女的特殊需求。比如子女突发重大疾病、残疾等需要大额医疗或康复费用,而原定抚养费无法满足这些支出时,可依法要求变更抚养费数额,以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基本生活需求。
二、后抚养费可以执行共同财产吗
再婚后抚养费不可以执行中属于配偶一方的财产份额,只能执行属于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财产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抚养费是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其支付是基于亲子关系和法律规定,旨在保障子女的生活、等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在执行抚养费时,应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财产部分和属于配偶一方的财产部分。不能将配偶一方的财产用于支付另一方应承担的抚养费。
实践中,通常会先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确定属于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财产份额,然后再从该份额中执行相应的抚养费数额。若未进行,一般会在保障配偶一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执行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名下的财产或其在共同财产中应有的份额来支付抚养费。
三、孩子的判决因素有哪些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的判决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孩子年龄。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母亲有不宜抚养情形的除外;已满两周岁的子女,会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双方抚养能力。包括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等。稳定且充足的经济收入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适宜居住的房屋等居住环境也很重要。例如,一方有稳定高薪工作和自有房产,在抚养能力上可能更具优势。
(三)双方抚养意愿及陪伴时间。抚养意愿强烈且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一方,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比如一方能保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等。
(四)双方品行及健康状况。若一方存在不良嗜好、严重疾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形,法院会谨慎考虑其抚养权。
以上是关于协议离婚抚养费变更的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