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一方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法院该不该受理,受理后又该如何处理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6)普法百科5

一方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法院该不该受理

有的法官认为,此案不应受理。因为刘女士的起诉书中没有具体写明对方当事人的住所或经常居住地。我国规定,起诉时要有明确的被告。这包含两层含义:被告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被告的地位应当明确,即起诉书应当记明当事人的具体住所或经常居住地。这是当事人应尽的诉讼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对方当事人的确切住所或经常居住地,那么法院就应以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不予受理。

有的法官认为,此案应当受理。因为虽然刘女士不能提供丈夫现在的具体住址,但是不能认为其没有提供对方当事人的住所。其丈夫离家才几个月,可以认定为离开最后居住地不满一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所以不论其丈夫现在何处,都不构成经常居住地。那么,刘女士提供了其丈夫在几个月之前的居住地,应当认定其提供了对方当事人的住所。法院应当认定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予以受理。

此案涉及到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该不该受理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下落不明。根据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态。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是从公民音讯消失之次日起算。我国民诉法规定的“要有明确的被告”只是对当事人的住所或经常居住地的一种初步审查,不应作为定案的依据,否则就妨害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可能要求立案的法官具体核实对方当事人的住址是否真实。现实生活中,一些简易的事件,法院也不可能要求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如一人从某楼下经过时,被从楼上落下的花盆砸伤。楼上住着五六家甚至更多,他不知道具体是哪家的花盆砸伤自己。此时,虽然法律规定起诉时要有明确的被告,但法院不能要求当事人起诉时指明到底是谁家的花盆砸伤自己,以这家为被告,而应允许当事人以楼上的几家甚至更多的人为被告。具体到本案中,刘女士起诉离婚,她所须列明的被告情况只包括:自己与丈夫夫妻关系的证明;提供丈夫在几个月前与其共同生活的住址。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对方当事人起诉时所在地,法院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形式送达相关法律文书。

受理后如何处理

对此,有两种意见: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离婚。

认为应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是基于我国的有关规定: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的,应准予离婚。而刘女士的丈夫不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所以,应当认定双方不符合。此外,还规定:因感情不和满2年,经调解无效的,应准许离婚。刘女士与丈夫分居才几个月,不符合此规定,所以也不能认定双方符合;认为应当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而判决离婚的意见是基于我国民诉法的规定,公告送达后,如果被告应诉,按庭审情况确定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如果被告在公告期满后没有应诉,依法理,一方经合法传唤没到庭参加诉讼,就失去答辩权利,按另一方当事人的起诉理由,缺席判决离婚。这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小编认为,对于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在受理之后,应当区分善意下落不明和恶意下落不明。善意下落不明是指非由于自身的原因下落不明。比如因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战争等情况的下落不明。这种下落不明,下落不明人主观上没有恶意,他的下落不明完全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自己不能与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联络。恶意下落不明是指下落不明人自己主动离开最后居所地,有意和其近亲属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断绝联系,以达到逃避法律义务或其他损害亲属及利害关系人的目的。对于善意的下落不明人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在离婚案件中,应当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严格按照宣告失踪的程序,宣告下落不明一方失踪。宣告失踪之后,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法院才能准予离婚。对于恶意下落不明的一方,法律应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认定下落不明的一方有意离开最后居住地,并有意和自己的近亲属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断绝联系的,应当按照婚姻法规定的“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形,判决准予离婚。在认定下落不明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问题上,应当考虑下落不明一方离开最后居住地的理由,过错程度,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害后果及起诉一方的境况等综合因素确定。证明一方下落不明时应当出具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证明的内容有:证明对方离开最后居住地的时间;证明对方离开居住地的理由。不能证明离开最后居住地理由的,应当有其他证据证明下落不明一方离开最后居住地的目的。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婚姻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1272.html

一方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法院该不该受理,受理后又该如何处理的相关文章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起诉离婚能否申请宣告下落不明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起诉离婚能否申请宣告下落不明 1、起诉离婚可以申请宣告下落不明解释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者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公告送达诉讼文书。 2、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丈夫下落不明多年 房子可以卖吗(丈夫下落不明的古言小说)

影视剧《做自己光》讲述了三位电视女主播在人生同阶段面临职场和生活困境故事。三位性格、命运、境完全女主播,折射出职业女性当在家庭和家庭之外所遭遇困惑和压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做自己光》,看看职业女性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在家庭内外权益? 场景:剧中,三名蒙面人拘押债务人...

一方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怎么判

一方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怎么判 司审判中,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另一方当事人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过立审查,发现当事人下落不明,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式发布送达相关律文书,在公告期满时,被送达人仍未到庭应诉,人民法院将按照缺席程序进行审,依据审明的事实作出判决,通常被称作公告离婚。公告离婚是...

宣告死亡的法下落不明期间般为(宣告死亡是公民下落不明满)

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期间从战争结束时计算。 失踪人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近亲、朋友管。监护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人或者前款规定人无监护能力,由人民法院指定人监护。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其他费用...

离婚案件怎么抗辩?,以下是一些简洁的标题建议,,离婚案件,如何有效抗辩,离婚官司的抗辩策略,离婚案中的抗辩技巧,应对离婚案件的抗辩方法,离婚纠纷,抗辩要点解析,离婚诉讼的抗辩之道,掌握离婚案件的抗辩策略,在离婚案中如何进行抗辩,离婚官司的抗辩指南,10. 有效抗辩离婚案件的策略,都能够突出离婚案件和抗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同时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文章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标题。

离婚案件怎么抗辩?,以些简洁标题建议,,离婚案件如何有效抗辩,离婚官司抗辩策略,离婚案抗辩技巧,应对离婚案件的抗辩方法离婚纠纷,抗辩要点解析,离婚诉讼抗辩之道,掌握离婚案件的抗辩策略,在离婚案如何进行抗辩,离婚官司抗辩指南,10. 有效抗辩离婚案件的策略,都能够突出离婚案件和抗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同时简洁了,易于解。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文章内容选择最合适标题。

离婚案件中,抗辩关键是要提供充分证据来支持自己主张,以些常见抗辩方法:1、否认姻关系:一方认为自己并没有与对,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未领取结证、姻登记被撤销等。2、证有过错:例有重、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来证对...

离婚案件分析怎么写?,离婚案件分析指南,直接表明文章是关于离婚案件分析的指导。,解密离婚案件分析,解密一词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离婚案件分析技巧,突出文章重点是分享分析技巧。,离婚案件分析要点,简洁明了,指出文章将涵盖要点。,如何撰写离婚案件分析,针对读者需求,提供具体的写作方法。,你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风格,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如果你还有其他要求,请随时告诉我。

离婚案件分析怎么写?,离婚案件分析指南,直接表文章是关于离婚案件分析指导。,解密离婚案件分析,解密词能吸引读者好奇心。,离婚案件分析技巧,突出文章重点是分享分析技巧。,离婚案件分析要点,简洁了,指出文章将涵盖要点。,如何撰写离婚案件分析,针对读者需求,提供具体写作方法。,你可以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和风格,选择个最合适标题。果你还有其他要求,请随时告诉我。

1、了解案件背景:包括双方的基本情况、姻状况、财产状况等。2、分析证据:对双提供证据进行分析,判断证据真实性、合性和关联性。3、确定争议焦点:根据证据和律规定,确定案件争议焦点。4、提出律意见:根据争议焦点和律规定,提出自己的法律意见和建议。5、撰写分析报告:将上述内容整份...

被告方下落不明离婚案件还能进行吗

、管辖权确定 依据《》相关规定,一方提起离婚,只要被告下落不明,就可在原告所在地提起离婚之诉。但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界定,律既未规定相应适用条,也未规定确认“下落不明部门,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所采取明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几种情形: 一方亲戚或双亲戚,包括父母所出具...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一方如何离婚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一方如何离婚 在夫妻中,若其中一方发生了下落不明的情况,另一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两种式解决问题:首先是通过向当地人民提出宣告失踪请求,再进而提出离婚诉讼;或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诉讼请求。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简称“民典”)相关条款,第四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