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后还能起诉分割财产吗
一、起诉离婚后还能起诉分割财产吗
起诉离婚后通常还可以起诉分割财产。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双方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能对财产进行全面、准确的分割。离婚判决生效后,若发现有未被处理的,或者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另一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财产。
不过,起诉的时效等方面有一定规定。一般来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并且,该诉讼应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提出,超过时效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未分割的财产以及相关的财产情况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分割财产的判决。总之,起诉离婚后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起诉分割财产的。
二、起诉离婚后转移财产怎么办
在起诉离婚后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收集证据是关键,如银行转账记录、房产交易合同等,以证明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其次,及时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可能转移的财产,防止其财产进一步流失。法院在接到申请后,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取保全措施。再者,在诉讼过程中,应如实向法院陈述对方转移财产的情况,配合法院进行调查和取证。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对转移的财产进行分割处理,将被转移的财产追回并纳入共同财产的分割范围。同时,对于转移财产的一方,在时可根据其过错程度,适当少分或不分财产。此外,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因转移财产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总之,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起诉离婚后财产分割什么流程
起诉离婚后财产分割与权的流程如下:
首先,起诉离婚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等相关材料,法院会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等后续事宜。
在财产分割方面,法院会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清查和认定。一般会根据财产的性质、取得时间、出资情况等因素来确定财产的归属。双方可以协商分割方案,协商不成的,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对于抚养权的确定,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等因素。如果孩子已满八周岁,会尊重其真实意愿。通常会判决由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支付相应的。
在整个过程中,双方应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和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作出的判决。同时,若有需要,可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起诉离婚后还能起诉分割财产吗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