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分割协议书需要公证才生效吗?
很多人在离婚或者处理财产分割问题时,会签订一份财产分割协议书,他们可能会疑惑,这份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才生效呢?
一、财产分割协议书需要公证才生效吗?
财产分割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才生效,取决于具体情况,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公证:
1、协议涉及到房产等不动产的:在这种情况下,公证可以增加协议的法律效力,防止一方反悔。
2、协议涉及到较大金额的财产:公证可以证明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减少纠纷的可能性。
3、协议涉及到法律规定需要公证的情况:在某些地区,夫妻协议离婚时需要进行公证。
二、解决方案
如果财产分割协议书需要公证,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公证机构:可以选择当地的公证处或者具有公证资质的机构。
2、提交材料:需要提交财产分割协议书、双方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等材料。
3、缴纳费用:公证机构会根据协议的具体情况收取一定的公证费用。
4、等待公证:公证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出具公证书。
三、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一)合同;(二)继承;(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四)财产分割;(五)招标投标、拍卖;(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八)公司章程;(九)保全证据;(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四、小编总结
财产分割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才生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协议涉及到房产等不动产、较大金额的财产或者法律规定需要公证的情况,建议进行公证,公证可以增加协议的法律效力,防止一方反悔,如果需要公证,可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财产分割协议书需要公证才生效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