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到底要准备哪些手续和证件?一文说清流程!
当婚姻走到尽头,选择诉讼离婚是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起诉离婚到底需要哪些手续和证件材料?流程复杂吗?今天就从法律实务角度,帮您梳理清晰。
起诉离婚的核心流程
- 确定管辖法院:一般向被告户籍地或常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基层法院起诉,若被告下落不明,可在原告户籍地起诉。
- 撰写起诉状:需写明原被告信息、离婚诉求(如是否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事实与理由。重点突出感情破裂的证据,如家暴记录、分居证明等。
- 提交材料立案:法院审查材料后会通知是否受理,并缴纳诉讼费(通常50-300元)。
必须准备的证件和材料清单
基础证件:
- 原告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结婚证(若遗失,可到民政局补办“婚姻关系证明”);
- 户口本(证明家庭成员关系)。
关键证据材料:
- 感情破裂证据:如聊天记录、报警记录、分居协议、证人证言等;
- 财产证明:房产证、银行流水、车辆登记证、债务凭证等;
- 子女相关材料:出生证明、抚养费支出凭证、对方不适合抚养的证据(如酗酒、家暴记录)。
其他补充材料:
- 若委托律师,需提交授权委托书;
- 有精神疾病或特殊情况,需提供医疗诊断证明。
注意:证据必须真实、合法,伪造证据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律师建议:避免踩坑的3个重点
- 别盲目起诉:起诉前先尝试协议离婚,若对方拖延,再走诉讼程序;
- 证据要“一击即中”:例如分居证明需有租房合同、居委会证明等佐证;
- 财产保全要及时:若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可申请诉前保全。
相关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1079条: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进行调解;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需符合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等条件。
小编总结
起诉离婚不仅是法律程序,更是一场心理战。核心在于证明感情破裂,而材料准备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直接影响判决结果,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针对性梳理证据链,避免因材料疏漏导致案件拖延,婚姻不易,但若已无法挽回,理性应对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起诉离婚到底要准备哪些手续和证件?一文说清流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