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离婚操作便捷了,但冷静期能跳过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普及,不少夫妻选择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离婚申请,这一方式省去了跑民政局、排队填表的麻烦,但许多人也疑惑:线上办理离婚时,是否还能绕过30天的离婚冷静期?
冷静期依然是"硬性门槛"
根据《民法典》第1077条规定,协议离婚必须经过30天冷静期,无论是线上提交申请还是线下窗口办理,即使双方在线上填表、提交材料并通过初审,系统仍会自动触发冷静期倒计时,这意味着,哪怕流程数字化了,法律对婚姻关系的保护原则并未改变。
冷静期内,任何一方均可撤回离婚申请,若30天后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或通过指定线上程序)确认离婚意愿,则视为自动撤销申请。线上渠道只是改变了流程形式,并未突破法律框架。
线上离婚的"便捷"与"局限"
目前部分城市开通的"离婚登记预约系统"主要提供三大功能:
- 预审材料:线上提交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等电子版,避免因材料不全多次奔波
- 冷静期计算:系统自动记录申请提交时间,30天后推送办理提醒
- 在线预约:期满后可通过平台选择线下办理时段
但需注意:最终领取离婚证仍需双方现场签字,个别地区试点"视频面签"服务,但尚未全国推行,若冷静期内一方反悔,仍需通过线下或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建议参考:
- 提前拟定详细《离婚协议书》,明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条款
- 冷静期内可寻求婚姻家庭咨询师介入调解
- 关注当地政务平台公告,了解最新线上办理规则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1077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无论选择线上还是线下离婚,冷静期制度始终是协议离婚的前置程序,数字化改革提升了服务效率,但法律对婚姻解除的审慎态度未变,对于感情确已破裂的夫妻,建议利用冷静期妥善处理财产、子女问题;对尚有挽回余地的婚姻,这30天更是修复关系的关键窗口。
核心提示:技术革新改变的是服务形式,而非法律本质——冷静期不是阻碍,而是对婚姻责任的最后一道审视。
线上离婚操作便捷了,但冷静期能跳过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