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和电动车相撞责任怎么划分责任
一、电动车和电动车相撞责任怎么划分责任
电动车事故责任的明确划分,主要依据是电动车车辆的属性及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过失程度等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依赖于交警部门提供的权威性报告以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由于车辆类别各异,所适用的责任划定标准也随之相应调整。
电动车的属性判定标准如下:电动车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型摩托车以及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辆范畴;而电动轻型摩托车及电动摩托车则被归类为机动车辆范围。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骑电动车被小车撞了,受伤怎么赔偿
1.假设骑行电动自行车者在红灯状态下冲越,与正常行驶中的汽车发生意外相撞,在此情况下,由于电动自行车被定义为非机动车辆并导致事故并非该驾驶员的过失所致,那么理应由机动车辆方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
2.如能证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确实存在可避免的过错行为,根据其过错程度,理当适度地减轻机动车辆方向其支付的额;
3.若在任何情况下,机动车辆方均无明显过错,其理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总赔额的百分之十。
但若事实表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蓄意撞击机动车辆以引发事故,则机动车辆方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