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信用卡逾期人数飙升,真的是因为老赖变多了吗?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无数人的生活节奏,也催生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信用卡逾期人数激增,许多人不禁疑惑:这究竟是持卡人“恶意欠款”,还是另有隐情?
从数据来看,2020年信用卡逾期总额较往年增长超30%,部分银行不良率甚至翻倍,但深究原因,疫情导致的失业、降薪、生意亏损等经济冲击,才是逾期的“罪魁祸首”,许多原本信用良好的用户,因收入骤降被迫“拆东墙补西墙”,甚至陷入“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分期、最低还款等规则的误解,也导致利息和违约金滚雪球般累积,更值得警惕的是,过度消费、缺乏财务规划的年轻群体,成为逾期重灾区。
解决方案:如何避免逾期“黑名单”?
1、主动沟通,协商还款计划:一旦发现还款困难,应立即联系银行说明情况,申请延期或个性化分期(最长可分60期),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特殊情况无法还款时,银行可提供协议还款方案。
2、法律咨询,防范风险:若收到催收函或起诉通知,需及时保留证据(如收入证明、医疗记录等),必要时寻求律师协助谈判,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透支”。
3、债务重组,开源节流:梳理所有负债,优先偿还利息高的信用卡;同时通过兼职、副业增加收入,削减非必要开支。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信用卡逾期年化利率不得超过24%,超过部分可主张减免。
《刑法》第196条:只有“恶意透支”且金额超5万元(单卡)才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普通经济困难导致的逾期不涉及刑事责任。
小编总结:2020年的信用卡逾期潮,本质是特殊经济环境下的连锁反应,而非简单的“信用崩塌”。关键点在于:逾期后切勿失联,积极协商才是上策,持卡人应理性评估自身还款能力,避免过度依赖信用卡消费,法律既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也为诚实但不幸的债务人留有余地——“自救”的第一步,永远是主动面对问题。
2020年信用卡逾期人数飙升,真的是因为老赖变多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