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婚姻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白跑一趟!
婚姻是人生大事,但不少新人因为材料准备不齐全,在登记当天“卡壳”,甚至白跑一趟,2021年新实施的《民法典》对婚姻登记流程和材料要求是否有新变化?结婚登记到底需要哪些材料?又有哪些细节容易被忽略? 我们从法律专业角度为您梳理最新要求,助您高效完成登记!
一、2021年婚姻登记必备材料清单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及各地民政局现行规定,办理结婚登记需提交以下材料:
1、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身份证必须处于有效期内,且信息清晰无涂改,若身份证丢失或即将过期,需提前补办临时身份证。
2、双方户口簿原件及完整复印件
注意:户口簿需包含户主页、本人页及户籍专用章,若为集体户口,需提供加盖公章的集体户口首页复印件及本人页原件。
3、3张近期2寸红底免冠合影照片
照片尺寸为3.5cm×5.3cm,需清晰露出双耳和眉毛,不可戴帽子或使用修图软件过度修饰。
4、《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此表需在民政局现场填写并签字,部分地区支持在线预填,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登记处。
特殊情形额外材料:
再婚人士:需提供离婚证、法院离婚调解书或配偶死亡证明。
军人:需提交军人身份证件及部队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涉外婚姻:外籍一方需提供护照、单身证明(需经公证认证)及翻译件。
二、这些“隐藏要求”可能让你踩坑!
材料看似简单,但实际办理中常因细节问题被“退回”,以下经验建议收藏:
1、户口簿信息必须一致
若户口簿上的婚姻状态仍显示“未婚”,需提前到户籍地派出所更新为“已婚”或“离异”。若未更新,部分地区可能要求补办手续。
2、身份证与户口簿信息需完全对应
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必须一致,如曾用名未在户口簿上体现,需额外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
3、离婚后再婚的“冷静期”问题
根据《民法典》,协议离婚需经过30天冷静期。若刚结束上一段婚姻,需确保离婚证日期已超过30天,否则可能无法办理新登记。
**建议参考:提前咨询当地民政局
由于各地政策存在细微差异(如是否需要预约、照片底色要求等),建议提前拨打当地民政局电话或在官网查询具体要求。
-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普遍实行预约制,需通过“民政通”APP或官网提前申请。
- 部分地区要求非户籍人口提交居住证。
**相关法律依据
1、《婚姻登记条例》(2021年修订)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婚姻登记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门槛”。核心关键在于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无论是身份证、户口簿的细节核对,还是特殊情况的证明文件,都需提前规划,尤其2021年后,离婚冷静期、涉外婚姻公证等新规的加入,更要求新人做足功课。
最后提醒:爱情需要浪漫,但登记必须严谨! 提前备好材料,避开常见雷区,才能让领证日成为美好回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1年婚姻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白跑一趟!,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