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能赔到违约金吗
在合同诈骗案件中,能否得到违约金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诈骗行为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从民事角度看,合同中的违约条款可能成为受害者主张权利的依据。然而,合同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诈骗者的行为是通过欺骗手段订立合同,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存在问题。
如果认定合同是诈骗的工具而无效,那么单纯依据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可能无法得到支持。但受害者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因诈骗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这些损失可能包含类似违约金性质的赔偿数额,不过赔偿依据更多是基于诈骗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原则,而非合同约定的违约金。
二、诈骗量刑多少钱
买卖合同诈骗的量刑不是单纯依据诈骗金额来确定的。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一般来说,数额较大是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通常是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当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数额特别巨大是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
不过,除了诈骗金额外,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情节也会影响量刑,例如是否有、立功、退赃等情节。
三、买卖合同如何避免诈骗案件
要避免买卖合同诈骗案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合同签订前
1. 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充分调查对方的商业信誉、经营状况、等情况。例如查看对方是否正常、是否有涉诉纠纷等。
2. 明确合同条款。合同中对于货物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和地点、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必须清晰准确,避免模糊表述。
(二)合同签订时
1. 签字盖章需谨慎。确保签字人有合法的授权,盖章必须为对方企业的真实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2. 采用书面合同形式并且妥善保存。不要使用口头约定或者简单的电子信息代替书面合同,签订后的合同要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证。
(三)合同履行中
1. 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己方要按时、按质、按量履行义务,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对方的履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2. 对于付款、交货等关键环节,要保留好相关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送货单签收记录等。这些凭证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重要证据。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能赔到违约金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