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财产未分割,以后还能分割吗?
离婚后没分财产,还能“秋后算账”吗?
很多夫妻离婚时因情绪激动或急于结束关系,可能草率签署离婚协议,导致部分财产未明确分割。离婚时未处理的财产,未来还能重新分割吗? 答案并非绝对,但法律确实为这类情况留了“补救通道”。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离婚时未分割的财产,原则上仍可主张分割,但需满足一定条件,若一方在离婚时故意隐瞒、转移财产,或双方因疏忽遗漏了部分共有财产(如未处理的房产、股票、公积金等),另一方可在发现后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但需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发现未分割财产之日起计算。
解决方案:如何主张未分割的财产?
1、协商优先:双方可尝试重新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并公证,避免诉讼成本。
2、收集证据:证明财产属于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如银行流水、产权证明、交易记录等。
3、起诉维权: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主张分割遗漏或隐藏的财产。
需特别注意的是,若离婚协议已明确“无其他财产争议”,再主张分割难度较大,除非能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可再次起诉请求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83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起诉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法院应依法分割。
小编总结
离婚时未分割的财产并非“过期作废”,但能否成功追讨,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主张是否及时,若发现对方存在隐瞒行为,务必在3年内采取法律行动;而对于“被动遗漏”的财产,建议尽早协商或诉讼,避免因拖延导致权益受损。财产分割的核心是公平,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保持理性、留存证据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利益。
离婚时财产未分割,以后还能分割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